供体短缺是肝脏移植临床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提高边缘性供肝(如脂肪肝等)的利用率是在目前情况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脂肪肝供肝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十分敏感,术后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的风险成倍增加。我们前期工作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低免疫原性和损伤修复功能对大鼠中、重度脂肪肝的IRI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3)),这使拓展脂肪肝供肝(包括活体供体脂肪肝)的利用成为可能,但其机制尚未阐明。MicroRNA(miRNA)是基因表达调节的多面手,本课题以miRNA为切入点,建立大鼠脂肪肝IRI模型并给予MSC治疗,利用miRNA芯片分析筛选出MSC对脂肪肝IRI保护作用特异的miRNA,并通过沉默及过表达目的miRNA体内、体外实验验证其作用,旨在明确MSC保护脂肪肝IRI的分子机制,为MSC治疗IRI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为解决供肝短缺提供新的思路。
mesenchymal stem cells;liver transplantation;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croRNA;Microvesicles
移植外科的不断进步使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和免疫性损伤已日益成为肝移植术后多种并发症和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最主要原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低免疫原性和炎症趋化特性,由于其能有效逃避免疫系统攻击而被运送到病灶局部且具有免疫调节和修复功能,在移植肝脏保护作用方面越来越受重视。而microRNA的调节是MSC保护作用机制中的关键点之一。本课题主要通过建立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比较在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后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发生明显表达改变的microRNA,明确microRNA的功能作用,为MSC 治疗IRI 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为解决供肝短缺提供新的思路。本课题挑选了mir-124,并通过体内外实验发现mir-124 对肝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除此之外,我们更进一步通过基因水平研究了MSC对树突状细胞(DC)的作用以及通过MSC来源微囊泡(MSC-MVs)研究其对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发表了相关论文10篇,组织次了2国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