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陆相互作用的原理出发,全面调查和分析中国现代海岸带不同波浪性质、海滩特性和海岸沙丘类型与规模等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与内在联系,建立包含多种不同相互作用类型的中国海岸带现代波浪- - 海滩- - 沙丘相互作用模式,并根据典型类型模式分别选择其代表性海岸沙丘区域进行野外调查与观测,利用实地观测数据进行风沙运动的数值模拟,定量分析各类型相互作用模式之间的差异,以验证中国海岸带波浪- - 海滩- - 沙丘相互作用模式,并给出不同类型模式的风沙运动模拟模型,从海洋、陆地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宏观视野全面、科学地阐明我国海岸沙丘形成发育与分布的机理。研究将突破当前把海岸沙丘作为独立地貌系统主要从微观风沙运动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面,对我国海岸带波浪- - 海滩- - 沙丘的内在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填补研究空白,提高我国海岸风沙研究的总体水平,并为海岸沙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数据、模型和预测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价值。
surfzong;beach;coastal dune;interaction model;China
《中国海岸带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模式研究》项目2010.01?2012.12三年内,室内收集资料、野外调查与观测、室内实验分析与综合分析总结交叉进行,按计划完成了项目研究资料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开展了必要的野外路线及典型调查,进行了部分典型海岸沙丘区域的野外实地观测和采样,经过室内实验与分析,对我国现代海岸带的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与联系进行了初步的综合分析与总结,基本完成了项目研究的主体工作。项目已正式发表研究论文6篇、已录用待刊2篇,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对中国海岸沙丘研究尤其是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进行了详尽和具体的总结,通过典型海岸沙丘区域的野外观测研究了典型海岸沙丘表面不同部位风沙流中不同粒径组沙粒的垂向分布特征,利用连续三年的高精度测量数据研究了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典型海岸横向沙脊的移动与形态变化,并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海岸横向沙脊表面不同部位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异特征。同时,依托本项目成果参与了多次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并培养了一名博士研究生和一名硕士研究生。但是,因野外调查期间未能遇到适于观测的风况致使海岸沙丘典型区域福建平潭岛的野外实地调查与观测没能按计划全部完成,同时由于研究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研究论文与专著的撰写与正式出版的周期较长,作为项目最终核心成果的我国现代海岸带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模式及其机理,中国现代海岸带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不同模式的模拟与验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与专著尚处于投稿和撰写阶段,预计项目相关论文与专著成果会在两年中陆续按项目原设计内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