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山前盆地中的新生代磨拉石建造的地层学(尤其是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包括盆地热历史)研究,探讨西昆仑新生代山前盆地的演化历史。利用盆-山耦合模式,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和过程。分析盆地沉积序列的古环境记录,并与东亚古环境记录(海陆记录)对比,探讨高原隆升对区域和全球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对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山前盆地的沉积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地层学、沉积学和古环境分析,建立了山前盆地的演化模式,探讨了高原隆升-盆地演化-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 1)提出青藏高原北部自4.5Ma 开始隆升,在3.6Ma前后加速隆升的认识。 2)发现新生代沉积中埋葬大量的风成黄土,认为这些风成黄土来源于塔克拉马干沙漠,从而证明沙漠的形成历史可以追索到上新世早期。 3)塔里木盆地南缘与印度洋的记录的对比,发现青藏高原的隆升可能不是被通常认为的具有整体性和等时性,南部的隆升可能比北部要早得多。项目从海陆对比的角度,辨识出亚洲季风在晚新生代的几次强化事件,探讨了这些事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可能联系。 4)研究了南海ODP1148站(22Ma 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发现大陆风化指标与深海氧、碳同位素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3.6Ma以前,大陆风化作用与全球气候格局的变化趋势高度一直,说明二者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在3.6Ma以后,大陆风化作用与全球气候产生了反相关,认为可能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了东亚季风的加强,和剥蚀速率的加快。这一结果,为理解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