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珠江三角洲堆叠土演化与系统分类
  • 项目名称:珠江三角洲堆叠土演化与系统分类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0901106
  • 申请代码:D0105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余炜敏
  • 负责人职称:助理研究员
  • 依托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本项目以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中受到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堆叠土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通过系统研究高强度人类活动下的现代地表过程对堆叠土形成与发育的作用,揭示珠江三角洲堆叠土的现代地表过程及土壤特性演化规律,依据堆叠土的演变特征,确定适合于系统分类的属性,提出改进的堆叠土的诊断层与诊断指标,更新和完善堆叠土从高级单元到基层单元的系统分类体系。研究的开展将有利于理解人为影响下土壤的质量演变特征,揭示人为土这一重要土壤资源持续利用的机理、并保持我国在人为土壤发生和分类研究的优势地位。

结论摘要:

本研究以珠江三角洲本项目以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中受到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堆叠土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通过系统研究高强度人类活动下的现代地表过程对堆叠土形成与发育的作用,揭示珠江三角洲堆叠土的现代地表过程及土壤特性演化规律,依据堆叠土的演变特征,确定适合于系统分类的属性,更新和完善堆叠土从高级单元到基层单元的系统分类体系,并对样区土壤进行了土系划分和制图表达研究。 本研究表明,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堆叠土土壤属性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有机质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大幅度降低,在以后的时间内相对稳定;全氮一直表现较为稳定,变化幅度不大;全磷在30年代到80年代出现大幅度降低,而在80年代到目前,出现了明显升高;全钾则一直以来都明显降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堆叠土堆叠模式已经很少使用,取代的是机械式,大规模,数年一堆,甚至于停止堆叠过程。这些措施影响了堆叠土的发育过程。特别是传统上良好的物质循环被打断,独特的人工控制土壤熟化过程停止。这样发育的结果,土壤的发育朝着普通自然土方向进行,土体层次依然不明显,保持均一,但土层的性质出现差异,在一些土体中出现潜育化过程或棱柱状结构。 在土系划分方面,本研究利用景观因素,提取了景观均质单元,然后野外实际考察土壤,校正土壤类型和边界,确定了样区土系和制图。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8 获奖 6 著作 2
余炜敏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