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长江的刀鲚存在着淡水定居和溯河洄游的2类生态型,前者是低值渔品,后者则是长江下游最名贵的水产品之一,生殖洄游是区别两者的行为标志。鱼类洄游依靠嗅觉定向,嗅觉能力由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OR)基因及其数量所决定。转座子是近年快速发展的研究种群分化的有效工具之一。本项目从两方面研究刀鲚生态型的演化。1.采用转录组Illumina测序,对洄游生态型嗅觉器官特异表达的OR基因进行高通量筛选,Real-time PCR鉴定功能性的OR基因;EST-SSR标记和Southern-blot杂交分析OR基因的数量,建立基因数量与生态型的对应关系;2.利用转座子显示技术分析类Tc1转座子的插入和缺失,Dot-blot杂交分析类Tc1拷贝数和生态型的对应关系。本研究有望阐明长江刀鲚两个生态型间的嗅觉差异,弄清转座子对生态型分化及定型的影响,为长江刀鲚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Coilia nasus;transcriptome of olfactory sac;olfactory genes;transposons;ecotypes
一、项目背景和研究内容长江刀鲚有淡水定居和溯河洄游2类生态型,前者是低值渔品,后者是名贵水产品,生殖洄游是区别两者的主要标志。鱼类洄游依靠嗅觉定向,嗅觉能力由嗅觉受体(OR)基因及其数量决定。转座子是研究种群分化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本项目从两方面研究刀鲚洄游机理和生态型演化。 1、采用转录组测序,对洄游型嗅觉器官特异表达的OR基因进行高通量筛选,建立基因数量与生态型的对应关系; 2、利用转座子显示技术,分析类Tc1拷贝数与生态型的对应关系。二、预期目标 ①筛选3-5个OR基因、8-10个与嗅觉功能相关的EST-SSR分子标记; ②初步弄清生殖洄游的嗅觉定向机制,阐明定居型形成过程中类Tc1转座子作用; ③申请EST-SSR和转座子标记专利2项; ④发表论文6-8篇,其中SCI收录4篇,培养硕博士4-6名。三、完成情况 1、调研并掌握了嗅觉受体基因研究进展,发表了国内首篇鱼类嗅觉基因的综述性文章。 2、测定刀鲚繁殖期6个嗅囊转录组,获得约30G序列数据。详细分析了其中2个转录组,基本弄清了刀鲚嗅囊转录组的基因结构与功能。 3、分析了刀鲚OR基因的4个家族。克隆了全部6个V1R基因,其中V1R2、V1R3和V1R4具有物种特异性。首次发现刀鲚V1R-3有多拷贝性,与定居与洄游型的分化有联系。6个V1R均在嗅囊中高表达。 4、克隆、分析了4个刀鲚MOR基因及其组织表达,发现均在嗅囊中特异性高表达。 5、鉴定出52条刀鲚OlfC基因,基本都在嗅囊中特异性高表达,多数基因还在洄游型嗅囊中有上调表达现象。 6、创建了一种利用PCR技术和磁珠捕获转座子全长的新方法。 7、阐述了逆转座子插入对刀鲚种群结构的影响。分离出一种逆转座子SINE,对6个种群进行研究,发现5个标记在生态型间具有多态性,2个表现为插入和缺失,并与定居与洄游种群的分化相联系。 8、在37尾刀鲚中获得115个rpS7克隆、122个ITS1克隆。研究表明,rps7具有更丰富的分子演化特征,可用于不同生态型鉴定的分子标记。 9、已发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6篇,录用1篇、投寄3篇(本);培养硕博士7名;申请发明专利2项;其中1篇SCI文章已被引用41次,以第二完成者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完成了预定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