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安全是与军事和国防等传统安全问题不相关但日益被视为安全问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2006年WCO年会提出推进《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落实进程,增强各国海关应对安全与便利两大挑战能力。作为贸易大国,我国海关工作的重心迫切需要从传统职能逐渐向反恐、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贸易安全与便利和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等非传统职能转变。本项目通过国际比较,研究非传统安全的特点和所带来的海关风险形成过程,分析海关非传统职能内涵与演进过程,提出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的海关非传统安全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基于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等工具,形成海关非传统安全风险识别与估计技术,建立危机预警原型系统;以上海海关为对象,运用理论逻辑分析、结构方程建模、深度访谈和案例研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非传统安全、非传统职能与海关管理流程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实现海关风险的预警和流程再造。
non-traditional security;customs risk management;risk identification;;
本研究以非传统安全条件下海关风险管理理论框架为逻辑线索,以风险管理流程为先后顺序,将内容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及相关应用四个环环相扣的阶段。在风险识别阶段,引入了应急检测策略、数据挖掘技术等方法和工具,对这些方法和工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其应用于海关非传统安全风险识别进行了探讨。在风险评估阶段,介绍了海关非传统安全风险分类方法以及风险评估方法,并运用案例推理的原理方法建立了海关非传统风险管理评估原型系统,为海关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风险管理阶段,以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武器扩散、供应链安全为切入点,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公共依赖性安全策略模型、海关风险预警原型系统的建立和剩余库存处理的研究,将本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的服务海关风险管理。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非传统安全条件下海关风险识别问题中,研究发现利用当前实际信息要好于听从外部信息。对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及相关实证检验,充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模型为进一步支持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科学管理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海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海关工作人员工作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 基于案例推理的海关风险管理研究中明确主要步骤。在案例描述环节,用框架表示法来进行案例的描述,层次分析法作为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在案例检索环节,用知识引导法建立案例库索引提高检索效率;在案例修正环节,运用专家知识和办案人员经验从旧解中删除或增加某些内容来获得新解;在案例学习环节,通过“阙值控制法”来对新案例进行鉴别,有效控制冗余度; 分析进出口商品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中发现出口侵权的比重远远大于进口侵权。主要因素为品牌价值巨大和创建的艰难;技术进步促使侵权商品种类变化;国内产业结构促使出口侵权比重大于进口。控制轻小武器扩散的极佳途径之一是物流监控,加强对武器运输、仓库管理、边境检查、海关查验等重点环节的监控; 对于“片面保护性PDSP问题”,群体间各个体实际具备的一些客观条件可能蕴含着“颠覆式效应”的“临界因子”,通过相应 “四两拨千斤”改进去影响整个行业群体的策略选择。对于“完全保护性PDSP问题”,往往是社会公共事业,很难存在 “临界因子”,使得公共事业组织者只能是尽最大努力大幅度降低公共产品的成本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