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峡谷是深水环境中重要的碎屑物质输运通道和卸载堆积区。海底峡谷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区域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构造活动以及物源区地质等重要信息,同时也可为深水油气储层预测提供依据。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的新近系地层中发育了规模罕见的轴向海底峡谷,充填了规模可观的碎屑沉积物。随着深水油气勘探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理论意义和潜在价值,但迄今尚未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其沉积构成、演化历史及成因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研究拟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研究区的地震、钻井、测井、岩芯等资料,开展系统、深入的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乃至地震沉积学研究,探讨轴向海底峡谷的外部形态、沉积特征、物源体系及演化历史,揭示轴向海底峡谷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而建立轴向海底峡谷的发育模式。本项研究将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深水沉积的理解和认识,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xial Submarine Canyon;Depositional Evolution;Deep-water;Qiongdongnan Basin;South China Sea
海底峡谷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区域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构造活动以及物源区地质等重要信息,同时也可为深水油气储层预测提供依据。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的新近系地层中发育了规模罕见的轴向海底峡谷,充填了规模可观的碎屑沉积物。本项研究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研究区的各类资料,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轴向海底峡谷以及与其具有成因联系的陆坡峡谷乃至块体流沉积等体系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乃至地震沉积学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成果①精细刻画了琼东南盆地轴向海底峡谷的剖面形态、平面分布及充填特征,认为琼东南盆地轴向海底峡谷主要呈现V形、U形和复合形等3种剖面形态,平面上自西向东峡谷头部、峡谷西段和峡谷东段的剖面形态、沉积物构成及充填期次均具有显著差异;②识别和划分了琼东南盆地陆坡峡谷的类型及发育特征,认为该盆地发育“有源型”和“无头型”两类陆坡峡谷,可能是北部陆源沉积物向轴向峡谷输送的通道,总体上包括侵蚀面、底部滞留沉积、块体流沉和侧向加积体等4种沉积构成单元;③总结了琼东南盆地块体流沉积的内部结构及平面分布特征,认为上陆坡是块体流沉积物的源区,下陆坡块体流以沉积为主,并表现出明显的侵蚀特征,平面上块体流分布范围很广,但松南和宝岛滑塌型陆坡背景更有利于块体流沉积;④研究了琼东南盆地轴向海底峡谷的物源方向及其贡献,认为红河水系、海南岛物源、莺歌海盆地地貌特征、红河断裂带等因素共同影响了盆地西段峡谷中浊流沉积体的形成和演化;⑤分析了陆坡背景块体流沉积的触发机制,认为晚中新世以来加速热沉降期的断裂活化及其伴随的地震活动是滑塌型陆坡和水道化型陆坡块体流沉积的重要触发机制;⑥探讨了陆坡峡谷的成因及其控制因素,认为断层活动,浅水底流和浊流共同控制了陆坡峡谷的发育和充填;⑦总结了轴向海底峡谷的发育模式,认为其形成演化总体经历孕育期、侵蚀-充填期、平静充填期和峡谷“回春”期等4个阶段。本项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沉积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该地区的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