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我国南亚热带华南丘陵区晚第四纪红层与东亚季风环境演化
  • 项目名称:我国南亚热带华南丘陵区晚第四纪红层与东亚季风环境演化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1136
  • 申请代码:D01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李保生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研究我国南亚热带华南丘陵区(中国自然区划I6-19亚区)晚第四纪红层沉积结构、构造以及红化作用,采用多种年代测试方法(14C、14C-AMS、OSL等)确定该区晚第四纪典型红层剖面地层序列;运用各种理化分析指标和孢粉化石等,查明自那时以来红层堆积与红化多旋回交替演变过程,这种过程记录的东亚冬夏季风在华南存在的万年、千年尺度的波动形式与内容,并与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黄土、下蜀土古气候序列和与大陆冰芯、深海岩芯氧同位素阶段及其D/O循环进行对比,进而探索我国南亚热带季风环境演化对全球变化、地球轨道变化的响应与成因机制。这一项目的开展,将丰富我国南方红层的研究内容,对于华南晚第四纪古地理环境重建、认识我国南北方地质-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的异同,特别是对于深入理解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气候变化事件影响下东亚季风环境演化与南亚热带重大环境变化事件、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问题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结论摘要:

按本项目研究计划,广泛考察了我国南亚热带华南丘陵区晚第四纪地质,查明了其记录的晚第四纪红色沉积物的堆积序列。另外,还对研究区以南的现代属于热带气候的海南省若干地点进行了考察与样品采集。 目前,已经测定了晚第四纪红色沉积物所在地层剖面的22个OSL和TL年代样品;分析了2500多个粒度、800多个CaCO3、500多个化学元素(常量和微量元素)、20多个碎屑矿物与粘土矿物、10多个扫描电镜样品;采集和鉴定晚第四纪洞穴堆积物中哺乳动物化石120多件,贝类化石2000多个,分析孢粉样品30多个。另外,还在相关地层中发掘并鉴定旧石器30多件。经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建立了研究区晚第四纪典型剖面—临江剖面的年代框架,确定了该剖面LJG1—5地层段与氧同位素1—5阶段即OIS1—5在时间上的对比关系。以粒度的Mz(?)(平均粒径)、Cs指数(粘土/粉沙含量)、粘土和<1μm的颗粒含量等变化为例,提出LJG2、LJG4(主要是棕黄色土)和LJG3(细粒棕黄色土或古土壤)、LJG5(网纹红土)堆积时分别主要受到东亚冬夏季风环境的影响;反映出驱动东亚冬夏季风的强弱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轨道因素相关。另外,临江剖面Mz等粒度参数曲线还记录了YD和H1—H6时期该地存在的寒冷事件。 2.第二次对广东东江流域河源碧寿洞含化石层位进行了发掘与研究,此次发掘又较前新发现了11属12种。目前碧寿洞哺乳动物化石总计达6目21属22种。研究结果认为,碧寿洞动物群属末次间冰期末期即OIS5a时期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反映了当时的热带气候环境;东江流域及至岭南的南亚热带范围在晚第四纪环境演化的进程中曾经出现过极端的温暖气候事件。 3. 广东英德牛栏洞在大约14500—8300a BP的层位含有大量的贝类化石。其中,在大约8300a BP的地层以尖嵴蚌属卵形尖嵴蚌Acuticosta ovata(Simpson)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an cathayensis(Heude)化石最丰。按其现生的生活环境推测,8300a BP前后该地曾发生过一次急剧降温的寒冷事件,这一寒冷事件系首次在华南丘陵区发现。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1 会议论文 1
期刊论文 2 会议论文 2 获奖 1 著作 2
李保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