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对国外偏头痛针刺与伪针刺疗效无差异结论的再研究
  • 项目名称:对国外偏头痛针刺与伪针刺疗效无差异结论的再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0901932
  • 申请代码:H271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王京京
  • 负责人职称:副主任医师
  •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针对国外偏头痛临床研究中出现的"针刺与伪针刺疗效无差异"这一结论,本课题拟对其采用的伪针刺对照方法(浅刺经穴或非经穴)进行研究。①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深度针刺经穴组、浅刺经穴组、浅刺非经穴组,每组各30例),均接受与国外研究相同为期8周的12次针刺治疗。观察指标采用国外偏头痛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头痛强度、每月头痛天数、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止痛药服用量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观察患者脑血流图。采用中心随机及第三者评价盲法。②观察常规深度针刺、浅刺经穴或非经穴对偏头痛大鼠皮层扩展性抑制及其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结合临床部分,研究这种所谓的"伪针刺"对照方法对偏头痛的影响及针刺深度、选穴与疗效间的相关性。研究浅刺皮部是否对机体具有调整作用及其作用起效途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浅刺经穴或非经穴能否作为偏头痛针刺临床研究中的伪针刺对照方法?

结论摘要:

【背景和方向】近年来国外偏头痛针灸临床研究得出“针刺与伪针刺的疗效无差别”的结论。本研究针对这种“最小刺激量针刺表浅层次经穴或非经穴”所谓的“伪针刺”方法,研究该法能否作为偏头痛针灸临床研究中合理的安慰对照方法。【内容】临床部分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区组长度设为9,偏头痛患者按照1∶1∶1的比例入组,随机分为3组(常规深度针刺经穴组、浅刺经穴组、浅刺非经穴组)。均首先进行为期4周的基线期观察,之后接受与国外研究相同的为期8周的12次针刺治疗,其后再进行为期16周的随访,整个研究周期为28周。观察指标参照国外偏头痛临床研究中的计算方法计算有效率,即有效率=每月偏头痛发作总时长与基线比减少≥40%的患者的百分率。同时以每4周为一个时间段,观察头痛严重程度计分总分、头痛发作强度VAS总分、头痛发作总天数。采用SF-36观察生存质量变化,采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观察脑血流变化情况。采用中心随机及第三者评价盲法。实验部分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 只。模型组在皮层顶叶局部给予3 mol/ L KCl 诱导CSD,在额叶放置记录电极;电针组在皮层施予3 mol/ L KCl 的同时电针双侧“阳陵泉”、“太冲”穴30 min 。观察偏头痛大鼠在电针前后CSD 的波幅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CGRP及SP 含量的变化。【结果】临床研究⑴ 3种干预措施对偏头痛的防治有效率均超过40%,最高可达到80%,且直到治疗结束后4个月疗效仍可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尤其是常规深度针刺经穴组,但与其他两种干预措施比较差异不显著。⑵ 浅刺经穴和常规深度针刺经穴对于降低头痛严重程度计分、减少头痛发作总天数及头痛发作总VAS分值三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趋势,其中浅刺经穴对以上三方面的改善趋势更为明显一些。⑶ 3种干预措施对生存质量各个方面的影响,总体均向好的方向发展。实验研究电针大鼠“阳陵泉”、“太冲”可明显抑制由 KCl 诱导的CSD 波幅,其作用的时间可以持续50 min。KCl 诱导 CSD 后,血浆CGRP 和SP 含量升高,而电针后这两种致痛物质含量下降,说明电针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CGRP 和SP 来实现的。【结论】针刺对偏头痛有确定的治疗作用,“最小刺激量针刺表浅层次经穴或非经穴”不能作为偏头痛针刺临床研究中伪针刺对照方法。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6 会议论文 1 著作 1
王京京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