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量和品质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棉花合理密植和优化成铃的重要依据,但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纤维产量和品质的空间分布,对种子质量的空间分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于产量和品质在棉株水平上的分布研究,对棉铃内不同种子位置上的分布规律研究较少。本课题通过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个不同棉区设点种植主栽棉花品种,对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密度下棉铃内部棉花产量组分和纤维品质以及种子质量进行研究,旨在明确生态区、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棉铃内纤维产量、品质和种子质量空间分布的效应,深入揭示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种子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棉花产量组分与最终产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纤维产量与种子品质在棉株内的空间分布模型,为棉花合理密植和优化成铃提供理论依据,为新时期品种选育的产量和品质组分性状改良及良种繁殖提供指导。
cotton;within-boll;yield components;fiber quality;CWVI
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在棉株内部甚至是棉铃内部都有很大的差异,然而目前科研工作者对棉铃内部产量组分研究较少。因此本项以棉铃内部最基础的产量组分为研究对象,于2012-2013年在不同棉区开展田间和室内试验,旨在研究品种和密度对棉铃内部产量组分、纤维品质以及种子品质的影响,发掘棉株内部以及棉铃内部棉花产量和品质组分的变化规律。经过两年的试验已基本完成了预期任务。试验表明(1)密度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棉铃内部。随着密度的增加,上部果枝以及外部果节的棉铃数量、单位棉铃中的种子个数、单位种子截面积以及种子活力均减少;而不孕籽数目则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密度对棉铃内部的不同部位的产量组分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棉铃内部,密度对棉铃基部单位种子上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影响最显著。(3)在棉铃内部,不同种子位置产量组分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棉铃基部到中部的种子的截面积较其他位置的种子截面积大;棉铃中部的不孕籽数目最少,并向棉铃两端呈增加趋势;种子活力和纤维品质在棉铃的基部到中部表现最佳。这些结果将有利于指导棉花的合理密植和新品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