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基于供给主体行为的视角,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配置的决策机制及内外部影响因素展开系统研究,以探寻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决定因素。首先,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绩效进行评价;其次,构建二元目标约束下的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配置决策模型,探究不同目标选择、政策及市场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置结果;第三,以支农行为可持续为标准,利用不同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验证政府干预及市场约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有效性,并对其有效性在不同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的差异进行比较;第四,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政府干预与市场竞争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配置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及作用边界,寻求政府干预和市场约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的有效搭配模式;最后,为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长效激励机制,增加农村信贷可得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Market Restraints;Incentive Policy;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Rural Credit;
在项目执行期内,本课题按照研究计划完成了数据调研、处理分析与论文撰写工作。2012年对江苏和湖北的农村金融市场进行了调查访问,2013年对苏北地区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2014年对苏南地区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目前已经出版专著1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一般期刊发表论文1篇,发表会议论文2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励2项。课题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1.全国数据与江苏省和湖北省的省级层面数据均显示2000~2013年,我国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投放增速稳定上升,但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占比和农户贷款占比呈下降趋势。考察期内,江苏农信社系统对农村的贷款投放额度不断增加,苏北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平均贷款额呈上升趋势,农户贷款覆盖面呈“倒U型”变化趋势,2008年以后农户贷款覆盖面持续下降。对苏北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显示,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下农户依然面临较严重的信贷约束,小农户更容易受到完全数量配给,大农户则更容易受到部分数量配给。 2.对苏北地区23个县域及县域内农信社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但是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以及农信社效率的提升对提高农户的贷款强度更加有效,对提高农户贷款的广度效果比较有限。对江苏33个县域及县域内农信社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市场支农效率的影响与金融市场结构、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势力密切相关。在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性较强的苏北与苏中地区,农村信用社市场势力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损失,而在竞争性较强苏南地区,市场势力对金融市场效率损失无显著影响。 3.对江苏省37个样本农信社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策激励会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行为,但不同的激励方式促进支农的效果不同。其中,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对农信社涉农贷款比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小额扶贫贷款贴息和央行支农再贷款对农信社涉农贷款比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长效机制应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监控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保障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农信社改革以提高其服务农村的经营能力;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农户担保财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