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杀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非热力杀菌技术,与热杀菌相比,它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营养成分、色泽和新鲜度,研究日益增多。研究发现,DPCD杀菌过程中常伴有大量的蛋白质变性和酶失活现象,但又不是所有的蛋白质和酶都发生了变性和失活。为此,到底哪些蛋白质变性和酶失活与DPCD杀菌有关,以及DPCD如何导致其变性和失活的?目前还不清楚。本项目拟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以实验室获得的1株耐DPCD的E.coli突变株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双向电泳和基因敲除等方法筛选获得E.coli突变株与野生株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酶,以突变株存活的原因反证并确证DPCD致死E.coli野生株的相关蛋白质和酶;同时以E.coli野生株为模板,经基因克隆、过量表达、分离、纯化获得与细胞死亡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研究其在DPCD中的结构变化,揭示DPCD致使其变性和失活的分子机理。
Escherichia coli;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Genome;Transcriptome;Proteome
本项目采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 DPCD)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质,探究DPCD的杀菌机制。结果如下(1)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处理(37 ℃、8 MPa、30 min)前后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突变菌株中棕榈一烯酸、十七烷酸、油酸、亚麻酸和总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十七烷酸含量的增加与大肠杆菌的酸耐受性提高有关。(2)分析细胞内全蛋白与外膜蛋白组分的变化,发现突变菌株全蛋白及外膜蛋白均存在差异。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胁迫前后的蛋白质组变化。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的全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得到6个差异在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外膜蛋白F(OmpF)表达上调与突变菌株的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通过iTRAQ定量标记技术,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质420个,显著富集在核糖体、三羧酸循环、双组分系统、氧化磷酸化以及核苷酸剪切修复等38条信号通路。分析表明外膜蛋白Slp、γ-氨基丁酸逆向转运蛋白(gad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以及核糖体、氧化磷酸化、DNA损伤修复与热应激等通路涉及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对保护细胞抵御DPCD胁迫具有重要作用。(3)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处理前后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相比,共检测到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141个,显著富集在鞭毛装配、细菌趋化性、组氨酸代谢、双组分系统以及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5条信号通路。分析发现,编码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基因ibpA、编码酸休克蛋白的基因asr以及与组氨酸代谢相关的基因都与细菌的DPCD耐受性相关。(4)对突变菌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确定突变菌株存在3处插入位点、10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变异。其中,1处插入位点、7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位于外显子编码区域,涉及的基因分别为ylbE(编码一种假定蛋白)、fhuA(编码外膜铁色素受体蛋白)、ybhJ(编码一种假定水合酶)、mntP(编码锰离子外排泵蛋白)、rpsD(编码核糖体亚基蛋白S4)、rpsL(编码核糖体亚基蛋白S12)。分析推测fhuA、mntP、rpsD、rpsL基因可能与突变菌株的DPCD抗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