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响应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新方法及实验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响应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新方法及实验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11172333
  • 申请代码:A02031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吕中荣
  •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本项目拟基于响应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构损伤识别的时域新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利用振动理论与有限元法建立结构在完好及有损伤时的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构损伤(含裂纹损伤)对系统振动响应影响的特征和规律。在损伤识别反问题研究中,发展基于时域响应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法,利用迭代线性化反演方法进行结构损伤定位及程度确定。研究改进自适应正则迭代方法,用于改善损伤识别的收敛性,提高识别精度。基于同伦延拓迭代算法,发展一种裂纹反演问题的新方法,增大解的收敛范围,以便更有效地识别裂纹损伤。以相对复杂的板类结构为对象,加工试件进行实验,通过测量振动响应进行损伤识别,验证本项目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结构的损伤识别,探讨其工程实用性。本项目研究可为结构损伤识别提供新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结论摘要:

桥梁、高层建筑、机械等工程结构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工作和运行,常常会导致结构产生局部损伤。尽早准确地检测出结构的损伤以便及时修复,这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减少重大损失、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结构损伤识别是力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项目将响应灵敏度分析推广应用于板类结构的损伤识别中。利用迭代线性化反演方法求解损伤识别的非线性方程,并研究自适应正则迭代方法,用于改善损伤识别的收敛性,提高识别精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将响应灵敏度方法分别与曲率法、模态应变能法、残余力向量法等频域方法进行结合,获得了多种时-频结合的损伤识别二步法,提高了原响应灵敏度法的计算效率和识别精度,能更好地解决损伤识别问题。针对梁类裂纹识别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伦延拓迭代算法的裂纹反演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对裂纹识别时的初始值依赖性不强,是一种大范围收敛的方法,因此能更有效地解决裂纹参数识别问题。本项目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多种结构损伤识别新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项目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在国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6篇。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4
  • 18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6 会议论文 10 著作 1
吕中荣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