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朝鲜核爆Pn波相速度与衰减模型研究
  • 项目名称:朝鲜核爆Pn波相速度与衰减模型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174048
  • 申请代码:D04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赵连锋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利用朝鲜核爆的区域地震资料,调查Pn波的传播规律。读取两次核爆在40个宽频带台站的初至到时及Pn波互相关时差;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速度采用远震资料和接收函数叠加的方法确定;建立核试验区下方地壳厚度、速度及上地幔顶部速度的联合反演方程,精确计算Pn波相速度,为选择合理的震级-核爆当量关系式提供依据。利用Pn波振幅谱联合反演路径衰减及震源函数,建立东北亚地区宽频带(0.5-20Hz)的Pn波衰减模型。与Lg波震级计算和当量估计方法进行比较,发展Pn波方法,以弥补Lg波仅在大陆地壳内传播而无法用于隔海事件的缺陷。将观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利用基于4个标准线性体(常数品质因子Q值的有效频带范围为0.05-25Hz)模型的粘弹性波动方程时间域有限差分方法模拟区域波形资料,调查朝鲜核爆所激发的区域地震波的震相组成,解析Pn、P*、Pg、Sn、Lg和Rg震相传播、相互叠加、波型转换,以及能量衰减规律。

结论摘要:

截止到2015年底,朝鲜进行了3次地下核试验,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区域地震资料。根据Pn波波形记录,我们提取互相关到时差,采用非线性反演方法对2009年和2013年朝鲜核爆进行高精度定位,定位误差为52米。根据具有大陆路径的区域震相Pn、Pg、Sn和Lg,计算振幅谱比值,建立了一种基于区域地震台网的核爆与地震的识别方法。同时,通过计算Lg波体波震级mb和Rayleigh面波震级Ms,验证了在朝鲜半岛地区mb-Ms识别方法无效。根据Lg波体波震级,利用与源区围岩完全耦合的震级-当量的经验公式,获得2006年、2009年和2013年的基于最小埋藏深度和正常比例深度的当量估计。朝鲜地下核试验是爆炸源,能够激发能量较强的P波震相,同时具有能量辐射各向同性的特征。我们利用朝鲜核爆的Pn波,建立了一种分离Pn波几何扩展和衰减的非线性方法。除去几何扩展的影响后,提取双台数据,可以直接获得上地幔顶部的P波衰减特征。通过双台数据与单台数据联合的2D成像方法,建立了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地区的上地幔顶部的Pn波衰减成像模型。通过振幅比较,确认这一地区大陆岩石圈和海洋岩石圈的Pn波几何扩展和衰减存在着有意义的差异。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1
  • 17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3 会议论文 1 著作 1
期刊论文 2 会议论文 5
期刊论文 7 会议论文 3 获奖 2
赵连锋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