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本研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在催产素诱导的大鼠痛经模型上研究口服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清中的成分,并对其分析、鉴定、分离和制备;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在大鼠痛经模型上研究芍药甘草汤和血中移行成分的镇痛活性及相关性,确定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对口服芍药甘草汤后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血中浓度的经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阐明药代动力学特性,建立高通量的、基于中药整体特性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并通过配伍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解析芍药甘草汤的配伍规律。其研究意义在于从根本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性,发现先导化合物,为组分配伍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对其它经方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ShaoganTang;Dysmenorrhea;LC-MS/MS;Metabonomics;
本研究首先应用UPLC-HDMS技术和MSE质谱数据采集模式,建立了芍药甘草汤体外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其化学成分获得了良好的分离和灵敏的检测,通过一次注射并在15min内完成了芍药甘草的体外成分分析。利用直观分析法共表征了58个化合物色谱峰,对其中的50个色谱峰进行了结构鉴定。接着利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诱导复制大鼠痛经模型,基于临床常用生化指标对模型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模型复制成功;使用优化的尿液样品LC-MS/MS分析方法对不同给药天数大鼠尿液进行分析,并采用模式识别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代谢轮廓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可以很好的显示大鼠痛经模型复制过程中尿液代谢轮廓的变化,采用OPLS-DA分析,初步检识4,8-二羟基喹啉、N-乙酰-L-丙氨酸、葡萄糖苷酸雌酮等38个模型潜在生物标记物,并找到了与痛经相关的9条代谢通路,包括淀粉和蔗糖代谢、甾类激素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磷酸戊糖代谢、鞘脂类代谢、色氨酸代谢,有效表明了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对大鼠正常代谢网络的影响。在大鼠痛经模型成功复制的基础上,首先基于传统生化指标,对芍药甘草汤的治疗作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芍药甘草汤高剂量组对痛经模型大鼠显示了很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对不同组别大鼠尿液的代谢轮廓分析、代谢指纹数据模式识别和模型标记物在不同组别中量的变化分析,系统评价了芍药甘草汤对痛经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芍药甘草汤是通过调整其中的4条经路(甾类激素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和色氨酸代谢)及12个生物标记物的量,起到对痛经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最后,应用UPLC-HDMS技术和MSE质谱数据采集模式,利用芍药甘草汤体外全成分分析中建立的分析方法,15分钟内完成了痛经模型大鼠口服芍药甘草汤后其含药血清UPLC-HDMS色谱图的采集,芍药甘草汤主要血中移行成分均获得良好的分离。基于MSE质谱数据解析策略和体外化学成分信息,通过对含药血浆、空白血浆和体外样品色谱图中各峰的保留时间、高低能质谱数据的直观比较分析并结合MetaboLynx数据处理技术,共表征了12个芍药甘草汤血中移行成分,鉴定了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甘草苷、刺果甘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芒柄花黄素、异甘草黄酮醇、甘草利酮9个原型入血成分和甘草素-4,-O-葡萄糖醛酸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