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出现的安全问题对电子银行系统的可信性提出严峻挑战,本项目全面剖析现有电子银行系统在可信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电子银行系统安全性和可信性为基本出发点,从网络化软件(针对电子银行业务系统和网络客户端系统)和嵌入式软件(针对电子银行渠道终端系统)角度,以实现有效的用户交易行为认证为基本目标,创新地提出行为证书方法,紧紧围绕用户交易行为可信性展开研究,探究电子银行业务系统和终端系统的可信性。针对电子银行业务系统及终端系统的非可信行为特征,从其病态特征及机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银行业务系统和网络化组件的可信性、基于嵌入式的渠道终端(ATM,POS机等)的可信性以及整个系统的行为相关性。提出相应的发现、检测、免疫和防治技术,进而面向电子银行系统,提供一套可信性保障、实时检测、免疫预警等机制的高可信原型系统,实现电子银行系统的可信、可控、可管、可防,形成若干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Trustworthy;E-Banking System;PN machine model;Behavioral Certificate;
本项目针对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问题,以Petri网为基础建模工具,从系统软件病态行为机理、可预期性验证、行为相关性分析、脆弱点提取等多方面对系统可信性进行研究。提出复杂网络系统的标签PN机模型,并扩展该系统行为分析理论,形成项目基础理论框架。研究软件的先天及后天病态机理、“免疫”与“自愈”技术,为软件系统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研究系统的软件行为可预期性、用户行为一致性,并构建行为证书、设计验证算法,从行为方面保证系统可信。基于上述成果,开放可信电子银行原型系统,以实证本项目提出的基础模型和核心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四年共发表论文45篇,其中在IEEE/ACM Trans. 系列汇刊上发表论文7篇,SCI检索或源刊24篇,EI检索37篇。发明专利受理2项。课题组承担的“网格资源管理与优化的虚拟超市技术及其应用”获2009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课题组承担的“基于虚拟超市技术的大规模网络资源管理及其应用”获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培养博士生5人,硕士生9人,1人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同济大学学术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