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驯化外来种已经成为我国红树林湿地恢复的主要手段。然而,外来种造林的生物入侵潜伏效应已倍受关注。本课题在海南东寨港和深圳福田两个红树林区,对广泛造林的无瓣海桑和海桑的幼苗扩散、光合生理等进行研究;应用人工潮汐模拟系统,比较外来植物的潮间带竞争力;并对引种后的人工和天然林内大型底栖动物食物结构进行分析,评价外来种对原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东寨港的外来种无瓣海桑光合能力低于本地种;但在不同潮汐淹水条件下,它与本地种海桑在形态、生长和生理学特性上表现出相似的特征,表明这两个物种在潮间带上存在生态位重叠。在深圳福田,外来种海桑已经发生扩散,幼苗与母树的距离是其扩散的限制因子,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扩散幼苗成活率的主要原因;虽然,福田的两种外来种的光合能力均低于本地种,但在贫营养条件下可能通过较高的光合氮利用率完成早期生长。在两个红树林区,外来种引入后的林下优势蟹类的食物来源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但优势螺类的食物来源发生显著变化。综上所述,两个保护区的外来红树植物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一定的扩散能力,但是现阶段它们对生态系统的食物结构影响不显著。
英文主题词mangroves; biological invasion; photosynthesis; fatty acid; stable isotope analy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