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成果数据库 > 期刊 > 期刊详情页
歧口凹陷后裂陷期构造特征与浅层油气成藏
  • ISSN号:1000-7210
  •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时间:0
  • 分类:P63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天文地球—地质学]
  • 作者机构:[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 [3]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分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4]中国海洋石油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 [5]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6]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100027
  • 相关基金:本项研究受“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TPR-2010-04)、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5023-00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9)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专项课题(2008E-0601)联合资助.
中文摘要:

歧口凹陷馆陶组底界是一个区域上可对比的不整合界面,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古近纪裂陷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后裂陷期,后裂陷期构造样式主要为断层以及断层相关褶皱、火成岩构造。本文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揭示了歧口凹陷后裂陷期的构造特征,通过计算断层活动速率了解了歧口凹陷的构造活动规律,得出以下认识:①断层构造包括继承性活动的主干断层及在后裂陷期构造应力场下发育的大量近东西向新生断层,在平面上两类断层成小角度相交,整体构成帚状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右旋张扭特征;②褶皱构造包括逆牵引褶皱、正形负花状构造、披覆背斜,在平面上披覆背斜、逆牵引褶皱和正形负花状构造基本上依次向东排列,但在局部地区也有相互共存的现象;③火成岩构造表现为一个火山通道发育多个帽型构造,火山顶部表现为强反射层,后裂陷期地层超覆其上,在火成岩构造旁侧断层发育;④断层活动速率计算结果表明,后裂陷期主干断层活动趋势主要分为断层活动速率由逐渐增大到逐渐变小、逐渐增大、混合型三种,其中前两种类型断层对油气的运聚最为有利,控制的油田分布最多。综合分析后认为,歧口凹陷内最有利的浅层油气藏类型是断层相关褶皱型油气藏和潜山披覆背斜型油气藏,火成岩活动对油气的生成和运聚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期刊论文项目
同项目期刊论文
期刊信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编:李培明
  • 地址: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 邮编:072751
  • 邮箱:
  • 电话:0312-3822458 3821246
  •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7210
  • 国内统一刊号:ISSN:13-1095/TE
  • 邮发代号:
  • 获奖情况:
  • 1992年获首届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双高期刊”荣誉,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地质文献预评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石油文摘,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被引量:1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