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残死率的缺血性脑卒中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来新发现一种可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程序性坏死在脑缺血损伤中存在,具体调控机制不详。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和3(RIP1,RIP3)组成促坏死复合体促进程序性坏死的发生,本课题组已证实RIP1参与脑缺血损伤后程序性坏死的调控。但新近研究强烈提示RIP1只有在RIP3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诱导程序性坏死的发生,RIP3加速糖酵解促进程序性坏死发生的同时检测到甲基乙二醛(MG)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浓度增高。因此,脑缺血损伤后RIP3的主要作用是加速糖酵解为受损细胞提供能量,但RIP3的过度激活可能抑制MG等α-羰基醛的代谢解毒系统使MG和AGEs积聚发挥细胞毒性,RIP3可能是脑缺血损伤后程序性坏死最关键调控分子。拟抑制RIP1的活性和体内外靶向干扰RIP3的表达进一步明确RIP3在脑缺血损伤后介导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并初步探索RIP3的下游信号机制。
英文主题词necroptosis;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ischemia-reperfusion(I/R)injury;Necrostat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