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酵母菌资源与系统学
  • 项目名称:酵母菌资源与系统学
  • 项目类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批准号:30825002
  • 申请代码:C0101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9-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白逢彦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8
中文摘要:

申请人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酵母菌分类和分子系统学,在酵母菌资源、生物多样性、分子分类和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和逐步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研究业绩1) 建立了酵母菌rDNA序列差异快速检测的PCR-SSCP分析方法;2) 系统研究了担子菌酵母的生物多样性和分布,更新了对稀有酵母菌类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促进了相关类群系统演化研究的进步;3) 系统评价了酵母菌种内和种间rRNA基因序列保守性和变异性;4) 发现了酵母菌个体基因组内rRNA基因序列多态性现象;5) 建立了工业和病原酵母菌株的DNA指纹和基因型分析新技术。任SCI期刊《FEMS Yeast Research》编委,参与或负责酵母菌系统学研究领域权威专著和工具书《The Yeasts, a Taxonomic Study》第5版和《The Yeast Handbook: Yeast Taxonomy》相关章节的编著。

结论摘要:

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原定计划执行并圆满完成了原定指标,并增加了酿酒酵母菌的群体遗传学等新的研究内容,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 在重要和稀有酵母菌资源方面,重点进行了酿酒酵母菌资源收集和评估以及担子菌酵母生物多样性研究,分离出野生和驯化酿酒酵母菌3000余株,发现酵面来源酵母具有较高的抗乙醇和高温能力,而森林基物来源的菌株具有较高的抗香草醛能力;分离担子菌酵母3000余株,已鉴定出20余属120余种,其中新种和疑似新种50余个。2) 在酵母菌关键类群的系统演化与分类系统更新方面,基本完成了担子菌酵母3大主要类群共550余种模式菌株的多基因序列分析,所测基因包括3个rRNA基因、3个单拷贝蛋白基因和1个线粒体基因;用不同算法进行了单基因树和多基因树构建,比较清楚地揭示了绝大多数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整个担子菌酵母类群的分类系统更新奠定了基础。3) 在酵母菌物种分化与形成机制探讨方面,进行了S. cerevisiae群体遗传学研究,通过多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 cerevisiae存在清晰的群体结构和显著的遗传分化,其演化路径为从原始森林,到人工环境,再到工业发酵过程,中国或者东亚可能是S. cerevisiae的起源中心;国内驯化S. cerevisiae菌株也存在非常高的遗传多样性,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发酵食品的菌株,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分化,且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驯化谱系;对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个体基因组内rDNA序列多态性研究发现,基因组杂合后发生的rDNA shuffling可能是导致这种酵母菌群体rRNA基因序列多样性的原因。4) 在条件致病酵母菌的种群演化与群体遗传方面,对国内临床酵母菌的种类分布进行了调查,从1500余临床酵母菌中共鉴定出20余属40余种,其中优势种为Candida albicans;对该种群体演化及其与致病力和药敏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C. albicans的基因型分布与其来源和感染类型等具有明显对应关系;我国女性念珠菌性阴道炎(VVC)致病菌株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并可通过性行为传播。MLST分析发现,我国女性VVC致病菌属于一个克隆簇,与国外女性VVC致病菌株显著不同;CAI 30-45优势基因型菌株唑类药物敏感性明显降低,并伴随ERG11的对应性突变。已发表或被接受SCI论文10篇,尚有至少5篇待发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9
  • 22
  • 0
  • 0
  • 0
会议论文
相关项目
白逢彦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