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观察脑缺血后可挽救组织的存在形式和范围,从而提出最佳治疗时间窗和治疗方法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应用当今国际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MRI、fMRI、MRA、MRS、灌注CT、DSA等对Wistar大鼠和猴制备的脑缺血闭塞/再通模型、脑缺血病人、脑缺血后行动脉溶栓治疗的病人、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人进行动态观察和研究。对动物模型辅以病理学、免疫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目的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IP)。本项目分析大鼠、猴和人脑IP影像学演变规律。研究结果⑴定性研究①IP呈动态演变,随时间从中心向周边逐渐减小;②CT灌注、MR DWI、DTI、PWI、MRS均可显示IP存在;③IP时间窗分为治疗时间窗和存在时间窗,鼠脑IP存在时间窗为9h,猴脑为15~20h,人脑可至24h;④缺血早期DWI高信号内存在IP;⑤IP最佳影像学检查流程DWI→CT灌注;⑥神经保护剂(灯盏花)可延长鼠脑IP存在时间窗;⑵定量研究①猴脑IP阈值为rCBF>0.203、rCBV>0.483、rADC>0.571、rDCavg>0.614、rNEI>0.25;②计算机软件结合阈值法计算猴脑IP面积演变规律为1h 20~38%,5h~10h 15~35%,15h 13~25%,20h 9~15%,24h 3~12%。本项目首次在国内、外设计可形象显示IP范围的计算机软件,对IP进行定量研究,提出鼠脑、猴脑和人脑IP存在时间窗、最佳影像学检查流程、猴脑IP影像学阈值及面积演变规律。本项目促进影像学对IP的深入认识,辅助临床确定治疗时间窗、治疗手段及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