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几种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 项目名称:几种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60496
  • 申请代码:H2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张敬杰
  • 依托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凤尾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Pteris)植物在我国有60余种。贵州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约有30多种,占全国的一半。该属植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等功效,民间主要用于主治黄疸、痢疾和肿块等病症。自发现半边旗中所含的二萜化合物F5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后,国内外学者对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本项目拟对贵州3种特有凤尾蕨属植物岩凤尾蕨(Pteris deltodon Bak.)、银叶凤尾蕨(Pteris cretica var silvestris X. Y. Wang et P. S. Wang)和狭叶凤尾蕨(Pteris henryi Christ)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抗癌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为开发和利用凤尾蕨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奠定化学物质基础。

结论摘要:

本课题以贵州民族地区常用的三种药用蕨类植物狭叶凤尾蕨、凤尾蕨和岩凤尾蕨为对象,开展其化学成分及新化合物的活性研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课题合同任务书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执行。从三种植物中共分离到50余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个;申请发明专利1项;撰写论文4篇(1篇已发表,3篇接收待发表),其中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另外,课题组还对新化合物Henrin A 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没有细胞毒活性,但对HIV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已申报发明专利。该发现对寻找和研发抗HIV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先导化合物,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项目基本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考核指标,实验结果对三种药用蕨类植物的利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研究基础,并为抗HIV药物的研发拓展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2
  • 0
相关项目
张敬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