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至今发病机制不明,高眼压不能解释所有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发现血管自身调节异常与青光眼关系密切,但关于调节异常的机制尚不明确,作为血管调节的结构基础- - 血管内皮细胞在青光眼中是否有变化呢?我们前期工作发现,慢性高眼压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改变,那其血管活性和细胞骨架有无变化?作为血视网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透性有无变化呢?本课题通过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不同时间点取材根据轴突计数和RGC逆行标记判断神经损伤程度;检测静脉血中内皮素-1浓度和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用离体灌注眼球的方法检测血管对活性物质反应性的变化;F-actin染色观察细胞内骨架变化;Occludin、claudin-5标记,透射电镜,及FITC-右旋糖酐法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由此揭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在慢性高眼压下的变化,及其在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深入探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并提供一个可能的治疗靶点。
high IOP model;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tight junction;;
本项目基本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取得了初步成果。由于对SD大鼠用单纯结扎巩膜上静脉的方法造模,成功率不是很高,换用了DBA/2J的小鼠模型;研究内容的重点放在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检测上,从PCR、Western Blot、电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C57小鼠做正常对照,RT-PCR发现Occludin在DBA2J中未检测到,而在C57中有表达;Claudin-1在两组均有表达;Claudin-5、Claudin-3、ZO-1在两组均有低水平表达,且相差不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ccludin和Claudin-1 在两组中结果均阳性,且在DBA2J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laudin-5结果阴性。将视网膜送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DBA2J组的视网膜血管损伤性改变明显,管腔皱缩,紧密连接模糊欠清,轴突空泡样改变,而C57组血管、轴突结构均正常。研究发现在小鼠慢性高眼压模型中,视网膜血管存在损伤性改变,且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较正常减少,揭示可能存在血管通透性增加,这在整个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