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人脑梗死后脑室管膜下区病理变化的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人脑梗死后脑室管膜下区病理变化的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570617
  • 申请代码:H09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6-01-01-2008-12-31
  • 项目负责人:段淑荣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05
中文摘要:

脑梗死是人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NSC)的变化有很多报告。脑室管膜下区(SVZ)区在啮齿动物中是成熟NSC的主要来源,每天产生成千上万个绣球神经元。干细胞可从人脑中分离出来,但是在人脑SVZ区的成熟NSC的性质、组织特性和功能尚不甚了解。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脑缺血后自身的NSC也可增殖分化,说明NSCs可参与脑缺血的生理病理过程。有实验表明,脑缺血损伤后病变侧的海马、室管膜、SVZ和脉络丛、室下区、人脑皮层和健侧海马区域的NSC增殖、迁移、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细胞。本课题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利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库内22例脑梗死患者死亡后的全脑标本,研究人脑缺血后SVZ区与海马内多种细胞因子,即神经巢蛋白(nestin)、表皮神经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及胱冬酶caspase-的表达变化的规律,以及它们与脑内NSC增殖、迁移、分化这一过程的关系,从而探讨人脑梗死后SVZ及SGZ区病理变化的机制。

结论摘要:

英文主题词human;cerebral infraction;NSC;immunohi -stochemistry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段淑荣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