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城市典型恶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来源及大气化学作用研究
  • 项目名称:城市典型恶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来源及大气化学作用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5077
  • 申请代码:D0510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王伯光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暨南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恶臭污染在我国城市地区成为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因引起扰民问题和危害人群健康已被列为七大典型环境公害之一,而许多含氧、氮、硫和卤素等杂原子的恶臭挥发性有机物及其混合物(MVOCs)还对形成光化学烟雾和大气复合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将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仪与电子鼻感官仪联用,研究大气MVOCs的组成特征、含量及气味指纹的同步检测方法;然后结合臭气自动稀释系统和常规的嗅辨法,开展模拟实验研究典型MVOCs的剂量-气味-效应关系;基于外场观测,研究城市大气典型MVOCs的组成特征、含量和气味,分析其来源,评价其大气化学作用。项目不仅对深入认识MVOCs产生恶臭气味的机理及效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还对我国大气恶臭污染的鉴别、评价和控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此外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仪和电子鼻感官仪联用较好地将恶臭污染成分、含量和感官三者结合,为定量评价恶臭污染及大气化学作用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结论摘要:

恶臭污染在我国城市地区成为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因引起扰民问题和危害人群健康已被列为七大典型环境公害之一,而许多含氧、氮、硫和卤素等杂原子的恶臭挥发性有机物及其混合物(MVOCs)还对形成光化学烟雾和大气复合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研发了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仪/电子鼻感官仪联用技术,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测量了20家企业10种城市典型污染源的MVOC成分排放特征和恶臭气味指纹,共检测出116种VOC化学成分。基于数据归一化、大气化学活性分析和大气化学作用评价,建立了这些典型源的MVOC成分谱。这些典型源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石化行业、石油炼制行业、炼焦工业、汽车生产工业、电子加工工业、塑料和塑胶(包括漆包线)工业、涂料生产和使用工业、城市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等。结合模拟实验以及多元统计、人工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技术,初步研究了芳香烃、含氧有机物、卤代烃和含硫有机物等典型MVOCs的剂量-气味-效应关系,为探讨恶臭气味的定量评价方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项目基本按年度进度要求完成了项目任务书下达的研究计划。至今发表了9篇文章,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在国际会议期刊上发表文章2篇。参加了8次国际学术会议和3次国内学术会议。培养了10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青年科技骨干,其中7名硕士研究生已获毕业。但是由于外场实验工作量大,数据处理复杂,影响了英文文章发表进度,在未来3年项目组能够按计划发表高水平英文文章。在今后的继续研究中,该项目不仅对深入认识MVOCs产生恶臭气味的机理及效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还对我国大气恶臭污染的鉴别、评价和控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1
  • 2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 会议论文 2
王伯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