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埃迪卡拉(震旦)纪早期疑难化石Tianzhushania的再研究
  • 项目名称:埃迪卡拉(震旦)纪早期疑难化石Tianzhushania的再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2005
  • 申请代码:D020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尹崇玉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根据目前研究出现的焦点问题,针对(1)埃迪卡拉(震旦)纪早期疑难化石Tianzhushania出现的最低层位;(2)T. spinosa和T. ornata是否先后出现,界线在那里;(3)Tianzhushania是否上延到陡山沱组第三段的微化石组合中;(4)Tianzhushania的细微结构及其真实属性;(5)Tianzhushania的地层分布与对比问题。拟采用以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化学地层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峡东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第二段的生物组合特征以及地层分布,详细识别和系统采集各研究剖面的燧石层位,特别是Tianzhushania富集的特异埋藏燧石层位进行深入的切片研究。结合纵向生物地层序列、埋藏环境变化、碳氧同位素变化曲线以及关键层位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目标是揭示和完善陡山沱组第二段的生物组合特征,进一步解读疑难化石Tianzhushania的真实属性。

结论摘要:

根据对研究剖面含化石燧石层位的详细识别和采集,特别是Tianzhushania富集层位的系统切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Tianzhushania ornata内壁含有多种形态纹饰类型,包括多边形板状、不规则分支板状,瘤状,具凹窝瘤状以及脑纹状等不同纹饰,与磷酸盐化球状化石Megasphaera ornata原始描述的表面纹饰类型(Xiao and Knoll, 2000)完全相同。(2)依据Tianzhushania内层壁光面、瘤状和板片状特征分为三种,T. spinosa(模式种)内壁光滑,T.tuberifera内壁为不同形态瘤状,内壁板片状的另建新种。(3)Tianzhushania非常复杂的壳壁结构,一些个体发生的“出芽”现象,以及在分裂细胞中发现细胞核和拉长的核分裂证据,均表明Tianzhushania既不是动物也不是胚胎,而是具有不净增长和连续分裂特征的具囊壳原生生物。(4)通过深入的年代地层学研究,提出震旦系2统4阶的划分方案。下统自下而上为九龙湾阶和陈家园子阶,上统为吊崖坡阶和灯影峡阶。震旦系上下统的界线年龄推定为580 Ma,吊崖坡阶与灯影峡阶界线年龄为550 Ma,下统九龙湾阶和陈家园子阶界线年龄推定为610 Ma。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 著作 1
尹崇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