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是大丽轮枝菌(真菌)从根系侵入棉花体内引起的病害,在我国危害严重,损失巨大,农药防治效果不佳,又缺乏抗病种质,使棉花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均面临很难找到现成抗性基因的问题。本项目通过改造天然抗真菌肽(简称"天然肽")的结构,克服"天然肽"的缺陷,获得人工合成抗真菌肽(简称"人工肽"),并利用现有的3套("天然肽"与"人工肽")转基因棉花株系,比较"天然肽"与"人工肽"在棉花细胞,特别是根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和差异,研究"人工肽"抑菌所需的结构,以及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功能,为人工设计和合成抗病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
陆地棉易发黄萎病。棉花黄萎病是大丽轮枝菌(真菌)从根系侵入棉花体内引起的病害,在我国危害严重,损失巨大,农药防治效果不佳,又缺乏抗病种质,使棉花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均面临很难找到现成抗性基因的问题。为此,本项目通过改造天然抗真菌肽(简称"天然肽")的结构,克服"天然肽"的缺陷,获得人工合成抗真菌肽(简称"人工肽"),比较"天然肽"与"人工肽"在植物细胞,特别是根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和差异,研究"人工肽"抑菌所需的结构,以及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功能,为人工设计和合成抗病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6方面的结果(1)在抗菌肽数据库中,找出潜在抗黄萎病菌的“天然肽”600种,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和选择,根据抗菌肽修饰的原理,在保留抗菌核心区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加工和改造,经人工合成后获得了新型“人工肽”20种。(2)用“人工肽”对长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区的15种黄萎病菌进行抑菌试验,50%以上的“人工肽”的抑菌效果比“自然肽”更佳;并选出最佳“人工肽”4种(BTD-S、CM-S、D4E1-S和D51-S),它们不但抑菌力强和持久,而且对动物细胞(绵羊血红细胞)无毒性。(3)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人工肽”基因转化拟南芥和棉花,研究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病菌的抗性,证实转“人工肽”基因的植株不但对黄萎病的抗性有显著提高,而且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与发育。(4)“人工肽”基因的导入,可诱导抗氧化酶(SOD、POD、CAT、APX)的提高和活性氧(H2O2,O2-)的降低,以及衰老相关基因(NAP基因家族)表达的改变,从而使植株表现为抗衰老。(5)将GFP基因导入到黄萎病菌中,用该病菌(含GFP基因)接于棉花根系,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菌侵入棉花的过程,为转基因植株的抗性检测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技术。(6)为了在培养基上筛选出含“人工肽”基因的植物细胞,根据“黄萎病菌分泌的毒素(toxin)损害植物细胞,使植株萎蔫乃至死亡”的病理学原理,我们提取黄萎病菌的毒素,添加在培养基中,用“毒素”筛选抗病细胞(转化细胞),由此建立了一套黄萎病菌“毒素筛选法”培育转基因植株的技术。上述6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棉花乃至植物的抗病育种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一本专著,其中SCI论文9篇,具较高影响因子(6.312-3.353)的论文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