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系语言(例如英语或荷兰语)的独特特点,探索汉语词汇产生中的词汇通达过程及其脑机制。具体研究汉语词汇产生中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探索词汇通达中词汇选择和音韵编码两个阶段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词汇通达过程中各种信息激活发生的位置和心理机制,并且对词汇产生中音韵编码过程的编码单元和加工方式进行探索。同时将采取脑成像技术探索词汇通达过程的脑机制,以及脑区激活的动态变化。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将尝试建立汉语词汇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理论;从汉语这种独特的语言角度,为通用的词汇通达理论提供实验证据和理论依据,拓宽基于印欧语系语言建立的词汇通达理论的适用范围;另外将为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的声调和音节在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实证证据,为普通话的音位系统和拼音法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本项目利用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系语言(例如,英语或荷兰语)的独特特点,探索了汉语词汇产生中的词汇通达过程及其脑机制。研究的主要问题及重要结果包括1) 汉语词汇产生中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行为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表明,语义信息先于语音信息大约152-181ms被提取,正字法信息的提取时间晚于语音信息,因此正字法信息的提取可能不是发生在词汇产生的音韵编码阶段。2) 汉语词汇通达中词汇选择和音韵编码两个阶段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支持层叠式理论的观点。3) 探索了词汇通达过程中各种信息激活发生的位置和心理机制,利用汉语的特点成功分离了正字法信息和语音信息的激活,发现了独立的正字法促进效应和语音促进效应。4) 探索了词汇产生中音韵编码过程的特点,发现音节或音节或"音节+声调"是汉语词汇产生中的编码单元。5) 采取脑成像技术探索了词汇通达过程的脑机制,结果发现正字法信息和语音信息激活的脑区模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上述系列研究拓宽了基于印欧语系语言建立的词汇通达理论的适用范围,并发现了一些不同于印欧语系语言的独特现象,同时为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的声调和音节在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