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一小时经济圈统计的都市区城市化空间结构谱及其经济-环境效应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一小时经济圈统计的都市区城市化空间结构谱及其经济-环境效应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1088
  • 申请代码:D01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杨青山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以中国都市区为实证对象,一是通过对都市区城市化空间结构谱和经济-环境效应的测度,归纳二者时空变化的规律和特征;二是借用多元统计分析、GIS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等技术揭示二者的耦合关系,求证不同空间指标变量在影响经济-环境效应中的变量性质和地位。通过与国外经典研究对比,寻找二者关系的共有规律和差异,提出二者"关系假说";三是根据"关系假说"和已知的理论及定理,借用科学隐喻的方法,寻找社会经济要素"集散"的"黑箱"变量,重点研究其与空间结构和经济-环境效应的前、后向关系,进而探讨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最后,初步提出中国都市区城市化空间结构调控发展的模式。理论意义是为回答"究竟什么样的都市区城市化空间结构具有更好的经济-环境效应或正外部性"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的经验实证结果。初步揭示我国"都市区结构-效应"的数值关系、演变过程和机制;实践意义是为我国都市区发展和规划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本项目重点分析了城市化空间结构特征及其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 从集聚经济(集聚外部性)和城市化经济外部性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省级行政单元的城市化空间结构与经济效应的关系,尝试回答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究竟哪种空间组织形式更具效率。选取衡量区域城市化空间结构的指标体系,及衡量区域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运用OLS(最小二乘法)和TSLS(二阶段最小二乘法)等统计学方法,尝试构建二者的影响关系框架,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①单中心集聚在我国依然是有效率的空间组织形式;②单中心集聚的经济效应在逐渐减弱,多中心集聚成为发展趋势;③我国各省空间发育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阶段;④城市化空间结构与经济效应之间存在内生性;⑤增强区域空间紧凑度是区域空间发展的关键;⑥经济密度是城市化空间结构对经济效应影响的核心因素。 选取水环境效应作为环境效应测度的代表。探讨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水环境效应问题,尝试回答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水环境对城市化发展是否有响应、城市化发展的水环境效应究竟如何,各市州的水环境效应差异及原因。本文选取反映吉林省综合城市化的指标及其综合水环境质量的指标,运用PSR模型,尝试构建吉林省水环境对城市化发展的响应框架。得出以下结论①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水环境空间格局基本重合;②水环境压力指数是影响综合指数的主要因素,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对压力指数的敏感性并不高;③吉林省的城市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环境质量,且城市化发展的水环境效应在增强;④水环境对城市化响应强度高值区分布具有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禀赋指向性;⑤城市化的水环境压力效应呈现两极同化特征;⑥经济发展和资金投入是水环境响应指标变化的前提条件。 此外,本项目还对一小时经济圈尺度东北地区大都市区空间关系、东北地区城市群环境效应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杨青山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