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低碳城市目标的住区模式选择研究——以上海曹杨新村为典型案例
  • 项目名称:基于低碳城市目标的住区模式选择研究——以上海曹杨新村为典型案例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1178316
  • 申请代码:E08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王伟强
  •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建设低碳城市是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而不同条件下住区模式选择的研究成为实现低碳城市多元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综合国内外关于住区空间性低碳和家庭行为性低碳的实证研究和模型分析,从住区建造、资源配置和交通出行三方面,以上海曹杨新村为典型案例,通过对不同住区模式的碳排放比较研究,提出建设低碳住区模式的边界条件选择。以居民社会调查、既有数据和资料为基础,运用碳平衡分析模型对不同住区模式建立全生命周期(EIO-LCA)的低碳效用分析框架,对不同住区模式的低碳效用进行社会经济评价和优化分析,形成低碳住区模式评价的分层(AHP)指标框架,后运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各因子权重,建立低碳住区选择模型;以情景分析法建立不同条件下的住区模式选择的适用区段,并以此对模型因子进行赋值,形成基于低碳城市目标的住区模式选择区段集,从规划技术、住区管理和公共政策对住区低碳发展提出策略引导。

结论摘要:

住区既是城市基本生活单元,也是城市碳排放主要来源,因此,改进住区发展模式是实现城市节能减排和低碳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阶段所出现的单一均质的“双高”或“双低”的城市住区现象,造成土地利用简单化、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和城市社会服务设施缺失等问题。应主动理性和系统分析研究不同住区模式的碳排特征,为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开发建设提供符合低碳城市目标的、符合社会文化需求的住区模式选择机制。据世界调查机构(2005)的研究结果,中国居住碳排放已占到总排放的38.2%。本课题提出应以全生命周期视角,即划分建造、运行、降解阶段,来审视住区碳排放效应。2010年前中外研究成果颇丰,也基本验证了预期学术假说,随着建筑建造技术提高、建筑物理和建筑材料的进步,建造降解等活动碳排放不断降低。由于建造降解活动的低碳性在住区全生命周期中表现为一次性关联,而住区运行的长效性与多变性,在低碳过程中作用更为显著,具有长效机制,是持久性关联。因此,对于住区运行机制的低碳研究则显得更为重要,国外已有学者对此已开展研究,而在国内却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为此,基于低碳城市目标下的住区模式与碳排放特征研究,应将住区运行阶段的主体能耗行为加以整合,从住区模式角度对“空间-社会”低碳特征做出价值判断,并以区段量化研究佐以实证,成为本研究亮点。基于低碳价值观的住区模式研究包含三大要素——物质空间形态、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在休闲出行行为低碳效应的SEM结构方程评价模型中,住区模式类型组合对于提高服务设施使用效率、减少外部交通出行是较为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在家庭直接能耗消费的多元线性回归评价模型中,家庭人口规模影响作用最为显著,且住房面积对能耗消费具有边界锁定效应。在密度指标与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相关性研究中,呈现出密度区段条件下的碳排放非线性变化趋势,是居民构成、家庭结构、住房使用综合叠加作用后空间碳排放投影。最后,从城市空间规划演进的历史视角上,住区模式发展选择需要面对“低碳导向、社会公正和生活质量”三方面的可续发展和价值平衡。基于住区发展的空间—社会整合模型、住区碳排放的公平—效率模型,引入空间建构—主体行动的机制分析,分别基于住区空间与社会维度的TOD模式、密度梯度和多样性、社会混合三大导向,分析了住区模式低碳导向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空间、社会两个维度相互匹配的实现。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2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3 会议论文 2
期刊论文 19 会议论文 8
王伟强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