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是东南亚水稻主产国的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重要水稻害虫,常常间歇性大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90年代以后,吡虫啉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曾使褐飞虱得到很有效地控制。但2005年以来,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了极高水平抗性,导致我国大部分稻区褐飞虱的防治失败,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申请者在已结题基金的支持下,筛选出了稳定的极高抗吡虫啉的褐飞虱种群,本项目在此基础上,以极高抗吡虫啉的褐飞虱种群和敏感种群为材料,研究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对其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和捕食功能的影响及黑肩绿盲蝽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和生化机制的变化。明确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性后,对其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控害潜能和对吡虫啉抗性发展的影响,对保护和利用黑肩绿盲蝽,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imidacloprid;Nilaparvata lugens;cyrtorhinus lividipennis;Potential capacity of controll;insecticide resistance
用对吡虫啉敏感的褐飞虱种群(SN种群)和极高抗吡虫啉的褐飞虱种群(RN种群)饲养了黑肩绿盲蝽15代后,两种群的卵期、若虫期、成虫期以及整个世代的历期、各时段的羽化率差异均不显著。但SNCF15 种群的产卵期比RNCF15 种群长,且产卵量比RNCF15 种群大,且均差异显著;SNCF15 种群的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比RNCF15 稍高,卵历期稍短。SNCF15 和RNCF15种群的低龄若虫(一龄和二龄)只捕食褐飞虱SN种群和RN种群的卵,差异不显著,不捕食SN种群和RN种群的低龄若虫(一龄和二龄);SNCF15对SN、RNCF15对RN的捕食量比RNCF15对SN、SNCF15对RN的捕食量多且差异显著,而雄性SNCF15 对SN种群和雄性RNCF15对RN种群的捕食量比RNCF15对SN、SNCF15对RN的捕食量多,且差异显著,但与四龄若虫的相当,且差异不显著;;SNCF15 和RNCF15种群从三龄若虫到雌成虫捕食褐飞虱SN种群和RN种群的低龄若虫(一龄和二龄)虽稍有增加,但捕食量不大且均差异不显著。黑肩绿盲蝽SNCF15 和RNCF15种群一龄和二龄若虫的捕食能力差别不大,从三龄若虫到成虫SNCF15-SN和RNCF15-RN的捕食能力相当,且均比RNCF15-SN和SNCF15-RN强。黑肩绿盲蝽CF0经褐飞虱敏感种群(SN)饲养25代后,敏感性变化不大;经抗吡虫啉褐飞虱抗性种群(RN)饲养25代后,LC50值是原来的1.53倍;经吡虫啉抗性诱导25代后,LC50值是原来的1.66倍。黑肩绿盲蝽对吡虫啉的抗性与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变化无关,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成正相关。已发表研究论文8篇,2名专业技术人员由助理研究员晋升副研究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由4级研究员晋升为3级研究员,1名技术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培养了4名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