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旦杏又名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是世界四大干果树种之一,在我国,栽培巴旦杏的分布和产区位于新疆的南部,这里具有巴旦杏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生态条件,近年来我国北方一些省市也在进行引种试栽,一旦试栽成功,就可能规模发展。但目前新疆巴旦杏产区已有的园地存在结实率低、品质不良等严重问题,这是影响新、老果园效益乃至巴旦杏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项目拟在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巴旦杏受精不亲和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生理角度研究巴旦杏主栽品种的花芽分化、开花座果、落花落果的激素和营养调控、幼果发育等问题,辅之花期物候调节、辅助授粉、保花保果、疏花疏果、化学调控等田间试验处理。以探讨我国巴旦杏结实率低的生理机制,为制订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因而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从生理角度研究了巴旦杏结实率低的机制。巴旦杏生理分化时期为5月中旬前后,此时正值果实发育第三期,树体营养状况对分化影响较大;花芽形态分化为分化前期、分化初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盛花期后7天开始出现幼果脱落,直至盛花后51天生理落果结束;巴旦杏叶片中Ca与N元素间有较强的拮抗作用,P与Zn元素间在吸收与运输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4种微量元素对坐果率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幼果发育初期,脱落幼果中IAA、GA3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发育果,ABA含量则相反,幼果中高含量的IAA、GA3,低含量的ABA利于坐果;盛花期喷0.6%的硫酸锌和0.6%的硼砂,幼果膨大期喷30 mg/L 的NAA、100 mg/L 的比久和0.4%磷酸二氢钾利于提高结实率;巴旦杏果实由单心皮上位子房发育而成,边缘胎座,横生胚珠,幼果鲜重、体积及果径增长均呈单"S"曲线;在花期到坐果初期,果皮细胞层数迅速上升,但果实内部不同部位细胞分裂快慢和结束的时间有所不同。进入坐果期后,随着授粉受精的完成,中果皮细胞分裂速度逐渐减慢,转为以体积膨大为主,此期内果皮细胞继续快速分裂,直至4月底才逐渐变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