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PPARβ与MMP-9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PPARβ与MMP-9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00865
  • 申请代码:H09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郭宗铎
  • 依托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早期脑损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病理机制尚未阐明。研究发现在脑缺血疾病中PPARβ激活能减轻脑损伤。我们研究也发现,PPARβ激动剂明显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但机制还不清楚。前期研究还发现MMP-9可以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导致神经元凋亡;抑制MMP-9的表达改善早期脑损伤。已有证据表明,PPARβ可以调节NF-κB信号通路;同时,NK-κB能从转录水平调节MMP-9的表达。我们推测PPARβ可能通过NF-κB从转录水平调节MMP-9的表达,参与早期脑损伤。本课题以大鼠海马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蛋白印迹等方法,检测PPARβ、NF-κB、MMP-9的表达;再以RNAi和基因过表达等手段,进一步研究PPARβ、MMP-9与早期脑损伤的相关性,同时观察PPARβ激动剂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将明确PPARβ、MMP-9参与早期脑损伤的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论摘要:

早期脑损伤(EBI)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最早发生的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有重要影响,目前认为EBI与神经元凋亡有密切关系,但导致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使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法构建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探讨神经元凋亡发生机制,为SAH后EBI的神经保护及治疗寻找新的策略。第一部分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大鼠SAH后3h、6h、12h、24h、48h、72h等不同时间点海马神经元PPARβ、NF-κB和MMP-9的表达变化,使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伊文思蓝注射法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变化。实验发现在SAH后PPARβ表达呈下降趋势,并于72h达最低水平,而NF-κB和MMP-9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且在72h表达量和活性最高,大鼠SAH后72h,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脑水肿程度最严重,且血脑屏障通透性达最高值。第二部分通过对PPARβ进行腺病毒转染和siRNA,从PPARβ过表达和基因敲除两个方面进行验证,于SAH后72h分别检测PPARβ、NF-κB和 MMP-9的表达变化,通过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MMP-9蛋白活化水平,并通过上述方法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水肿程度变化。结果发现,在大鼠SAH后72h PPARβ表达下调,NF-κB和MMP-9表达增加,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程度相关,在使用PPARβ腺病毒转染能够明显改善EBI病理改变,具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而使用PPARβ的siRNA之后,神经功能障碍明显加重。证实了PPARβ通过NF-κB-MMP-9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第三部分观察PPARβ激动剂GW0742的神经保护作用,以期寻找治疗SAH新的药物和靶点,研究结果证实GW0742在大鼠SAH后EBI过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证实在大鼠SAH后PPARβ通过NF-κB-MMP-9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GW0742能够明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程度,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郭宗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