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漓江流域岩溶石漠化地区典型退化灌丛自然恢复的综合评价及适应性恢复对策
  • 项目名称:漓江流域岩溶石漠化地区典型退化灌丛自然恢复的综合评价及适应性恢复对策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160156
  • 申请代码:C1607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马姜明
  • 依托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漓江流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河流域,岩溶区占总面积70 %以上。石漠化是漓江流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石漠化导致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旱涝灾害日益频繁、土地退化和生产力低下,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遏制石漠化蔓延的首要任务就是植被恢复。灌丛是该地区长期人为干扰后自然形成主要的植被类型,如何客观诊断该区典型退化灌丛的自然恢复现状、分析障碍因子,挖掘恢复潜力和提出防治石漠化的植被适应性恢复对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首要科学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演替理论、有效干扰理论、森林动态循环理论、冗余理论和生态适应性原理等为指导,以灌丛的结构、功能(过程)为突破口,拟构建灌丛自然恢复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灌丛恢复评价方法;基于建群种天然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优势种适应岩溶环境不同立地的生存策略提出优化灌丛的适应性恢复对策,为遏制石漠化蔓延提供科技支撑。

结论摘要:

石漠化是漓江流域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遏制石漠化的首要任务为植被恢复。项目以漓江流域主要灌丛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灌丛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动态特征,不同建群种的天然更新特征及影响因子,优势种适应岩溶石山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典型灌丛自然演替恢复过程中恢复状态的评价及适应性恢复对策等。揭示该地区灌丛植被的恢复现状、恢复障碍因子、恢复潜力及提出调控恢复的措施,为该地区遏制石漠化蔓延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明(1)该地区代表性的灌丛类型为红背山麻杆、黄荆、龙须藤、小果蔷薇、火棘、紫凌木和檵木等。这些灌丛类型的共同特点是盖度大,基本都在85%以上,灌丛中藤刺植物交织,极大地阻碍了其他物种的进入,导致群落演替极其缓慢。(2)研究发现檵木群落为该地区典型的灌丛类型。首次提出基于单优植物种个体的基径(胸径)和株高的数据对,通过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进行演替阶段的定量划分。檵木群落存在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小乔林阶段。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生态位研究表明,檵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主导群落的整体恢复方向,随着演替的进行,以檵木为建群种的群落最终可能恢复成由檵木等多个物种共同占优势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子休眠是限制优势种扁片海桐、铁榄、小巴豆、化香树天然更新的主要原因;由幼苗过渡到幼树是影响齿叶黄皮天然更新最主要的原因。(4)该地区典型植物叶片均表现出旱生结构,较低的N, P含量,较高的Ca含量,以及相应的光合色素组成和光合生理特性,以此长期适应干旱和养分贫瘠的岩溶石山生境。(5)利用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原理,创新恢复状态评价方法,得出檵木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与老龄林阶段相比的恢复度分别为0.29, 0.65, 1.00。(6)对郁闭度高的藤刺灌丛,拟采取间伐的抚育措施,为其他物种提供生态位。同时,针对上述研究结果,引入齿叶黄皮、小巴豆、扁片海桐等树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天然更新。对于石漠化程度较高的地段,拟利用红背山麻杆等的克隆繁殖特性,对其岩石裸露地段进行快速覆盖并为其他物种提供良好的生境;对于具有不同恢复阶段的檵木群落,可以通过间伐抚育,适当降低群落郁闭度和檵木密度,有利于加速檵木向大径级方向发展,同时有利于粗糠柴、阴香、石山巴豆、南酸枣、小巴豆、鱼骨木、石山樟、山合欢、圆叶乌桕、铁榄等高大乔木树种的进入和生长。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马姜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