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金纳米用于芯片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拆分的新方法研究
  • 项目名称:金纳米用于芯片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拆分的新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20605012
  • 申请代码:B05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7-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李海芳
  • 负责人职称:工程师
  •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 批准年度:2006
中文摘要:

本课题拟将金纳米粒子用于芯片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拆分研究。在芯片通道上自组装单金纳米层或多金纳米层作为手性识别剂的固定载体,可实现多种本身带有巯基或经巯基衍生后的多种类型手性识别试剂在不同材料芯片通道上的固载。并且,可根据分离的需要,通过改变金纳米层数来有效地调节手性识别试剂在通道上的固载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高柱容量和强手性识别能力的芯片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拆分新方法。国际上关于毛细管电

结论摘要:

毛细管电色谱快速手性拆分和蛋白质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是近年来手性分离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利用金纳米粒子(GNPs)的大比表面积特性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首次成功地以纳米金为固定相载体制备得到蛋白质手性固定相电色谱芯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手性识别剂,首先制备得到BSA-GNP结合物,其在硅烷化的玻璃微通道上可自组装成致密的BSA-GNP固定相层,从而制备得到BSA-GNP手性开管电色谱芯片。该芯片对荧光标记的兴奋剂类化合物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具有很好的拆分能力和分离重现性。在芯片检测方面,借助光纤耦合技术,自组装小型集成化的芯片-光纤耦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利用两步湿刻技术,实现了微流控玻璃芯片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小死体积接口。为芯片电色谱分离提供了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为以纳米金来固定BSA手性识别剂,不仅方法简单,手性识别剂的固载量高,稳定性好,更重要的是BSA-GNP结合物的BSA高级构象可通过调节缓冲液浓度及pH值而随之变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手性识别性能力,这一新发现将对开发可调节型手性固定相技术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2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2 会议论文 1
期刊论文 20 会议论文 4
李海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