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ICC样细胞在尿路不同部位分布及其与尿路兴奋起源关系研究
  • 项目名称:ICC样细胞在尿路不同部位分布及其与尿路兴奋起源关系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670776
  • 申请代码:C11020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7-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李为兵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批准年度:2006
中文摘要:

尿路平滑肌是具有自发肌源性兴奋能力的组织,其兴奋的调节应由一些具有起博功能的组织控制,理论上存在的该起博点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尚未见明确说法。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在人和豚鼠全尿路均存在有形态和免疫学特性与胃肠道起博细胞ICC相似的ICC样细胞,且证实其调控豚鼠膀胱逼尿肌自发兴奋性,推测其在尿路具有起博功能。本研究拟通过多种形态学研究手段观察人全尿路不同部位ICC样细胞的分布及其差异;在组织水平,对比研究尿路不同部位平滑肌条兴奋性,并通过比较选择性阻断尿路ICC样细胞前后肌条兴奋性的变化,确定ICC样细胞与肌条兴奋性的关系;综合以上结果,研究ICC样细胞分布差异与肌条兴奋性差异的关系,探讨上、下尿路的兴奋起源。本研究将首次建立系统和较为完整的泌尿道ICC样细胞分布与功能信息,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ICC样细胞在泌尿道的功能,丰富尿路神经生理理论,并为理解尿路某些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

结论摘要:

膀胱逼尿肌是具有自发肌源性兴奋能力的组织,其兴奋的起源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推测存在于膀胱的ICC样细胞与膀胱逼尿肌的自发性收缩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现(1)ICC样细胞和神经纤维在形态学上具有紧密接触。(2)膀胱不同部位肌条的收缩幅度与该部位ICC样细胞的分布密度成正比关系正常和逼尿肌不稳定(DI)时膀胱顶部和三角区ICC样细胞的分布密度和肌条收缩幅度均大于体部和基底部;DI时膀胱的不同部位ICC样细胞的分布密度明显增加,其中膀胱顶部ICC样细胞的分布密度增加最明显,且膀胱顶部肌条的收缩幅度也最大。(3)Glevic特异性阻断ICC样细胞后,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显著降低,收缩频率无明显改变。(4)膜片钳结果显示ICC样细胞具有起博细胞的特征电流。结论ICC样细胞与膀胱逼尿肌的兴奋性关系密切,正常膀胱其起博可能受神经控制,ICC样细胞主要是起着整合和传导起博信号的作用;而 DI时ICC样细胞分布密度明显增加,DI时膀胱起博受ICC样细胞控制,且兴奋可能起源于膀胱顶部。本课题研究为后继进一步研究ICC样细胞在DI发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 会议论文 1
李为兵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