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毒隐翅虫(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亚科)形态与系统分类学研究
  • 项目名称:毒隐翅虫(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亚科)形态与系统分类学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101656
  • 申请代码:C0405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李晓燕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毒隐翅虫亚科是隐翅虫科最大的类群之一。目前,全球共记录毒隐翅虫约270 属6100 余种,其中中国记录45 属300余种。由于种类繁多,分布极为广泛,种间相似度高,分类鉴定非常困难,需要重新修订的种级名称至少1000种以上。迄今为止,各分类阶元均没有一个有效的分类系统,所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地分类系统迫在眉睫。本项目拟充分发挥研究组在形态、分子系统、传统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基础和优势,结合当代最新形态学分析技术-X光断层扫描对雄性交配器官进行图形扫描和重构等方式(1)解决遗留的大量同物异名问题;(2)综合上述交配器官形态学分化与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分析亚属及以上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构建毒隐翅虫亚科属级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树。本项目如能实施,必将对毒隐翅虫的后续系统分类学研究和医学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结论摘要:

通过研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哥本哈根大学国家动物博物馆进、瑞士日内瓦自然历史博物、西班牙马德里自然历史博物、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奥地利自然历史博物、瑞典路德博物馆、德国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及Volker Assing私人馆藏中等单位和个人多年来收藏的毒隐翅虫亚科标本及野外采集标本,初步揭示了中国毒隐翅虫亚科的物种多样性。中国毒隐翅虫亚科目前已知包括46 属375 余种。本项目目前主要通过形态学方法并尝试使用形态学分析技术-X 光断层扫描及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获取部分物种的分子数据,掌握并描述了中国毒隐翅虫亚科80%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亚属及以上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初步构建了毒隐翅虫亚科属级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树。本项目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可持续利用,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如生物防治、医学资源和毒隐翅虫爆发季的有效预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和参考数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0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5 会议论文 1
期刊论文 54 会议论文 17 获奖 2
期刊论文 13 会议论文 1
期刊论文 13 会议论文 1
李晓燕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