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合耳菊属(菊科-千里光族)的系统学研究
  • 项目名称:合耳菊属(菊科-千里光族)的系统学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0186
  • 申请代码:C02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杨亲二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合耳菊属全世界约54种,集中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已知有43种。由于缺少野外考察,该属现有标本很少,在种类的处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许多具有潜在分类和系统学意义的重要性状如花部微形态学、花粉学、细胞学方面的研究涉及到的种类很少甚至完全空白,分子系统学数据也很少,只3种有ITS、trnL-F和 ndhF序列数据,目前的属下分类系统是基于极少数性状建立的,预见性较差。本项目拟将标本室工作、野外考察和实验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对合耳菊属的主要宏观形态性状和微观性状的变异式样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评价性状的分类和系统学意义,完成种级水平的分类修订,并利用多学科证据重建合耳菊属的系统发育,改进属下分类系统,从而全面完成该属的分类学专著。本项目的开展对解决千里光族的系统学问题十分关键,同时也可增加对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物种形成和分化问题的理解。

结论摘要:

合耳菊属属于菊科千里光族,约54种,集中分布在中国-喜马拉雅山区。该属存在较多的分类和系统学问题。本项目对合耳菊属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探讨了属的界限、属间关系和属下系统发育等问题,并完成了该属的分类学修订。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表明叶(着生方式和形态)、花序形态、总苞片(大小、数量和毛被)、舌状花(有无、大小、形状、数量)、管状花(大小和数量)等性状具有重要的属下分类学价值,花部微形态具有重要的系统学价值,叶表皮形态及花粉形态在整个属内变异不大,分类学价值有限。细胞学研究结果确认了合耳菊属、藤菊属及我国狭义千里光属的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 = 40,推测合耳菊属的染色体基数为x = 20,发现合耳菊属与藤菊属核型较为一致,而与千里光属核型不同,从而支持合耳菊属应从千里光属中独立为属且与藤菊属近缘。利用核基因ITS序列及7个叶绿体基因片段重建的合耳菊属的系统发育表明合耳菊属必须包含才能构成单系,与同为单系的藤菊属互为姐妹群,而与千里光属关系较远,因此支持将合耳菊属从千里光属中独立为属,同时支持主要根据瘦果解剖学性状建立的合耳菊组和单种组术叶组为单系群,但揭示合耳菊组的5个系均为多系群。综合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共承认合耳菊属54种,分为2组,其中合耳菊组包括5系即合耳菊系、直立系、寡花系、褐缨系以及新系矛叶系,将3种处理为异名,提出2新组合,描述2新种,2种暂存疑。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0
  • 0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 会议论文 1
期刊论文 13 会议论文 1
杨亲二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