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水杨酸盐致耳鸣及外毛细胞能动性增加的作用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水杨酸盐致耳鸣及外毛细胞能动性增加的作用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3298
  • 申请代码:H13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黄治物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临床上患者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水杨酸盐)可致耳鸣,本项目小组前阶段的实验研究发现水杨酸盐引起OHC电能动性增强,进而导致耳蜗神经自发电生理活动增强,这些发现可很好地解析耳蜗中内外毛细胞活动的失衡可触发产生耳鸣的机制假设。本研究拟按照经典方法建立长期注射水杨酸钠诱导耳鸣的动物模型,并用动物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方法来验证动物是否存在耳鸣。通过动态同步观察分析长期注射水杨酸钠过程中和停止注射后OHC能动性改变与动物行为学(出现耳鸣)的时间相位上的对应关系,明确外毛细胞电能动性增强在耳鸣产生机制中的作用。同时,采用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阐明水杨酸钠长期注射致OHC电能动性增强的机制,加深对OHC电能动性的理解及其在耳蜗调节功能中的作用。这些将会对耳鸣和相关内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其重要意义是可为耳鸣产生的耳蜗分子病理机制和在指导耳鸣的临床干预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耳鸣是临床耳科中最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极为困难。临床上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水杨酸盐)可致耳鸣,因而水杨酸盐常用来建立耳鸣模型并被广泛用于研究耳鸣产生机制。我们的前期实验研究发现水杨酸盐引起OHC电能动性增强,进而导致耳蜗神经自发电生理活动增强,这些发现可很好地解释耳蜗中内外毛细胞活动失衡可触发产生耳鸣的机制假设。 本项目主要研究水杨酸盐致耳鸣及外毛细胞能动性增加的作用机制。获得有关耳鸣产生机制的重要结果如下1、通过长期注射水杨酸盐过程中和停止注射后动态同步观察到OHC能动性改变与动物行为学(出现耳鸣)的时间相位上的对应关系相一致,结果表明外毛细胞电能动性增强在耳鸣产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长期注射水杨酸盐使耳蜗prestin基因及蛋白表达可逆性上调,说明prestin是引起外毛细胞电能动性增强的关键因子,因此,水杨酸盐致耳鸣的耳蜗机制源于OHC水平的prestin的基因及蛋白的改变,增强了外毛细胞的电能动性,导致外毛细胞主动活动能力提高。此外还表明这个过程中Cl-在OHC电能动性增强中是关键驱动因子。3、听觉中枢长期接受耳蜗神经活动增强的不良刺激可导致中枢可塑性。我们观察到耳鸣动物模型中,听觉中枢可塑性的兴奋性谷氨酸受体亚型NR2B和即刻早期基因Arg3.1、Egr-1均发生改变,同时还观察到听觉中枢特定神经元细胞群的突触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这些结果表明耳鸣动物听觉中枢发生了可塑性改变。 结论耳鸣产生机制可理解为外界因素(水杨酸盐)致外毛细胞胞体prestin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通过Cl-启动外毛细胞胞体运动导致外毛细胞能动性增加,继而使蜗神经纤维同步自发活动增强,活动增强的刺激可导致听觉中枢可塑性改变,这些活动的改变在听觉中枢通路中整合后被感觉(错误的编码)为一种声音,即耳鸣。这无疑对今后耳鸣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干预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黄治物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