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环境效应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环境效应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176089
  • 申请代码:D06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蔡立哲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底栖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一直是底栖生物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区域尺度甚至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于生物资源的管理、全球变化和人类扰动的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红树林湿地已记录873种大型底栖动物,但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和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很少。随着城市化和工农业废水的增加,红树林湿地正面临着水污染的影响问题,利用海洋底栖动物作为生物指标来评价红树林湿地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本项目拟采用红树林湿地现场生态考察和室内动物分类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运用形态分类、群落生态、多变量数理统计、高清晰数码摄像、DNA测序等技术,开展红树林湿地寡毛纲、原足目、端足目和自由生活线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探索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的环境效应机制,筛选国外近几年提出的基于海洋底栖动物的生物指数,建立综合反映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生物指标体系,为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管理和生物监测提供理论支撑。

结论摘要:

1. 《深圳湾底栖动物生态学》阐述了深圳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生态习性、群落生态、种群生态、次级生产力、功能群、生物指数和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等,收录了342种大型底栖动物,特别是其中收录了寡毛类动物18种。描述了83种大型底栖动物和自由生活线虫22个属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和生态分布,展示了它们的外形图。本书运用寡毛类指数(OI)、物种多样性指数(H’)、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海洋底栖生物指数(AMBI)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M-AMBI)评价了深圳湾潮间带的环境生态状况,论述了生物指数统计值与平均值的差异及其原因,指出了设计底栖动物采样以及处理底栖动物数据时应注意的问题。2. 在我国,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很少。根据2010 年1 月、4 月、7 月、10 月在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获得的大型和小型底栖动物数据,构建了底栖动物生物量粒径谱,以期为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1) 高桥红树林湿地生物量粒径谱基本为3 峰模式。第一峰在- 2 粒级,主要由线虫构成; 第二峰在4—12 粒级,主要由寡毛类、多毛类和小个体甲壳类构成; 第三峰在13—22 粒级,主要由大个体腹足类、双壳类和甲壳类构成。( 2) 木榄、桐花树和无瓣海桑生境在0—4 粒级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波谷,这个波谷介于线虫和寡毛类之间,是大型与小型底栖动物粒级交汇区。( 3) 高桥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的斜率大于- 1,截距为16.533—18.150。桐花树( Aegicerascorniculatum) 和无瓣海桑( Sonneratia apetala) 生境的截距、最小粒级的生物量( BMS) 高于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 和盐地鼠尾粟( Sporobolus virginicus) 生境,说明桐花树和无瓣海桑生境的底栖动物生产力水平较木榄和盐地鼠尾粟生境的高; 秋季的截距、BMS 较其他季节高,说明秋季的底栖动物生产力水平较其他季节高。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0
  • 0
  • 0
  • 0
  • 1
相关项目
蔡立哲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