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野外考察和勘测,现场人工泥石流试验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西藏东南部泥石流坝的形成机理和再次形成泥石流坝的重要条件;泥石流坝的稳定性和溃坝形式;泥石流坝上游回水和下游溃决洪水的特点等一系列关键性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和GIS技术,提出西藏东南部重点区段的泥石流坝危险性分区;一条泥石流沟再次形成堵塞坝的可能性预测方法;泥石流坝的三种溃决模型;泥石流坝上游回水和下游溃决洪水沿程水位的计算公式
泥石流坝溃决危害严重。利用野外考察和典型灾害点原型观测及泥石流动力学模型试验的方法,开展泥石流堵塞坝的形成机理和溃决形式预测研究,其成果为高山区在公路、水利、水电、城镇建设,如何避开或减轻泥石流坝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和参数,完善和深化泥石流坝的基础理论,填补了泥石流坝的某些空白。 1、首次用GIS技术编制"西藏东南部典型路段泥石流坝灾害分布图(1:10万);明确提出了西藏东南部能形成泥石流坝的泥石流有4类;揭示了各类泥石流坝的形成机理,提出形成泥石流坝必须满足3个条件;发现了泥石流坝溃决的4种类型;进一步证实了我们提出的泥石流坝3种溃决形式。 2、进行了共20组(正式试验13组)泥石流堵塞坝形成模型试验,建立了泥石流堵塞坝形成的判定系数公式;泥石流堵塞坝上、下游堆积角度公式;一次泥石流堵塞主河所需固体物质的体积;对典型灾害点培龙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进行了22组(正式试验13组)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型试验,提出了泥石流堵塞坝溃决的两种形式;建立了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洪水计算公式和溃决模型;并对培龙沟,扎木弄巴沟的溃决洪水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