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湘黔地区含铂族元素的黑色岩系及煤系形成时的地质环境条件,并在室内查明其赋存形式及其富集过程的基础上,实验研究发生在固、液、气相共存的不均匀多相体系中的表面反应,聚焦于矿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和表面物理、化学过程。考察铂族元素在溶液体系中的存在形式及吸附富集过程中吸附剂矿物种类与性质,介质的温度、酸碱度等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研究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转换关系,并在学习与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低温热液与表生风化淋滤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吸附成矿的模式。吸附成矿作用不仅是西南地区低温及表生矿床形成机制的特点,也是矿床学研究中一个过去不够重视而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延续前期有关项目的基础上,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金、银、铂等贵金属低温矿床的成矿作用机理、开阔找矿视野,也有助于选冶工艺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