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土壤/沉积物中含氯阻燃剂dechlorane plus的来源及归趋研究
  • 项目名称:土壤/沉积物中含氯阻燃剂dechlorane plus的来源及归趋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0903043
  • 申请代码:D0309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李会茹
  • 负责人职称:助理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Dechlorane plus(DP)作为氯代阻燃剂使用多年,但只是近几年才被发现存在于各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由于该化合物具有和POPs化合物"灭蚁灵"较为接近的化学结构,因此急需在持久性、生物累积、毒性方面开展工作。此方面研究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本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靶区,选取土壤/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DP的分布及污染特征,通过剖析土壤/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点,研究DP在土壤/沉积物中的赋存状态;通过顺反式异构体的组成变化,探讨DP的主要来源;采用实验室模拟和野外现场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环境样品中可能出现的构型转化及降解产物,初步揭示DP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归宿。环境中DP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该项目的完成,可望在DP的降解产物、异构体组成特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补充我国此方面研究的不足,同时为政府职能部门科学管理DP的生产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结论摘要:

得克隆(DP)作为POPs 污染物Mirex(灭蚁灵)的替代品使用已近五十年,但其环境污染自2006 年被首次报道后才引起关注。已有数据表明其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富集性,可能会被列入POPs公约附件D考察清单。本项目系统研究了珠三角电子垃圾拆解区和典型工业区土壤中DP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DP在珠三角地区土壤中广泛存在,其中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表现出较高的DP浓度,且空间分布呈现出典型的点源污染特征,部分阻燃剂相关工业区土壤中的DP浓度也较高,说明电子垃圾拆解和工业城市活动是珠三角地区土壤中DP的主要来源;DP浓度及与点源距离间的对数相关关系表明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可通过大气迁移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异构体相对比例结果则表明DP顺反异构体进入土壤后所表现出的环境行为没有显著差异;电子垃圾拆解区环境样品中存在DP的脱氯降解产物DP-1Cl和DP-2Cl,说明烘烤和焚烧等拆解过程会导致DP脱氯降解,以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环境类主流刊物Environment Pollution上。目前研究小组累计发表国际SCI论文4篇,国际会议论文1 篇(国际Dioxin 2010会议DP专场);项目负责人在此基础上申请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上连续项目资助,拟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DP及其相关化合物在珠三角主要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地球化学行为、相互关系和时空演变态势,为该类污染物的潜在风险评估、污染控制和科学管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李会茹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