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GEBP11短肽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 项目名称:GEBP11短肽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0900674
  • 申请代码:H161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梁树辉
  • 负责人职称:主治医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阐明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明确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分子,对于肿瘤血管抑制治疗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噬菌体肽库筛选得到胃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结合短肽GEBP11(已获专利)。研究发现,GEBP11短肽具有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粘附、迁移实现的,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拟通过血管生成相关实验,全面分析GEBP11与胃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明确它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功能;利用Western blot、RT-PCR、蛋白质双向电泳、基因芯片等方法,分析GEBP11作用后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群表达的变化,为EGBP11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提供线索;通过蛋白质免疫共沉淀、质谱分析等技术分离鉴定GEBP11的受体,并与GEBP11干预后表达异常的分子群相关联,探讨GEBP11及其受体参与胃癌血管生成调节的分子机制。

结论摘要:

深入阐明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明确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分子,对于肿瘤血管抑制治疗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噬菌体肽库筛选得到胃癌血管特异结合短肽GEBP11,研究发现,GEBP11 短肽具有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计划从四方面展开研究GEBP11 短肽与胃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GEBP11 作用后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群表达变化、GEBP11 短肽结合受体的分离鉴定、GEBP11及其受体参与胃癌血管生成调节的分子机制。项目执行基本按照申请书研究目标和计划开展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除受体鉴定部分工作遇到困难并进行了技术方案改进外,基本完成研究任务,实现预期研究目标。本项目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两篇,IF计8.409),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获省科学技术鉴定登记成果1项,全国消化病大会录用投稿5篇(其中发言1篇),培养研究生5名。本项目主要研究进展有(1)证实GEBP11的受体表达于某些肿瘤组织血管和一些低分化胃癌细胞系,而在正常组织血管无表达。GEBP11结合受体亚细胞定位于胞膜及核周胞浆,与其受体结合后可被内化入胞内。GEBP11可在体外、体内抑制Matrigel中的内皮细胞形成管状结构,可抑制荷瘤裸鼠胃癌组织中的血管生成。(2)GEBP11作用于胃癌血管内皮细胞可引起多种基因表达变化,其中多种差异表达基因参与血管生成、肿瘤、粘附、运动等生物过程调控,部分差异基因在血管生成的各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初步探讨了GEBP11短肽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GEBP11短肽结合于内皮细胞,通过内化作用进入胞内或直接通过膜表面受体,对KDR、MMPs、Bcl-2/Bax、CAMs等分子发挥明显的负性调控作用,致使ECs增殖受抑、凋亡诱导增加,同时降低其基质降解、迁移、粘附能力,进而抑制血管生成。(4)通过免疫共沉淀-质谱分析法,获得了12个GEBP11短肽结合受体候选分子,其中,ZCCHC11经短肽处理后表达上调约3倍,是可能性较大的受体分子之一。但经多次尝试,重复性尚不理想,短肽分子量较小、亲和力较低可能是其重要的原因。项目组已改进技术方案,选用PEG修饰技术,成功制备多聚短肽,进而分离鉴定其结合受体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4
  • 5
  • 0
  • 4
  • 0
相关项目
梁树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