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是脑胶质瘤最常用及最基本的方法,但不能手术切除及不能完全手术切除或术后肿瘤复发仍是目前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一个难题。目前采用的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多数治疗效果仍不满意。本研究旨在探讨微波消融治疗脑胶质瘤可行性及疗效,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初步应用。建立脑胶质瘤模型,探索微波消融脑组织及脑胶质瘤的最佳功率和时间组合、消融范围、温度热场有效控制及对脑功能影响,防止脑水肿发生,明确微波消融脑胶质瘤的可行性及相关免疫学改变,探讨相应声像图变化,并初步应用于临床研究,为不能手术切除及不能完全切除的脑胶质瘤或复发肿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本项目按标书计划如期进行,共完成90只家犬、30只家猫的无瘤动物脑组织及5只胶质瘤犬动物模型导入微波消融的基础研究;初步完成了术中超声观察术中超声观察脑胶质瘤水肿和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临床研究45例,正在进行临床研究部分。发表论文4篇,会议交流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项目按计划预测、评估及实施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实验动物、微波电极及测温针、实验药品、超声造影剂等,无计划外支出。初步研究成果如下1 .证实微波消融脑组织在短时间内不会引起颅内压明显改变, 是一种对脑组织周围创伤小、安全的介入治疗手段。2 . 大体病理显示微波消融灶呈椭圆形,随着消融时间及功率增加,消融灶横径及长径均不同程度增加,显微病理显示消融灶呈特征性表现由中心向外周依次为残腔、伴或不伴液化性坏死区、水肿区(分为不可逆性水肿区及可逆性水肿区)、水肿外带。部分消融灶坏死区内可见结构正常的血管断面,不可逆性水肿区为不完全坏死区,可见残存正常组织细胞及不同管径的血管。消融灶内部及周围较大血管是影响消融灶范围和形态的关键因素。3 .普通超声显示消融灶与水肿带分界不清;超声造影能显示微波消融脑组织的消融灶范围及边界,并能显示消融灶及周围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超声造影显示相同时间功率组合消融灶内见血管影者较无血管影者范围小。超声造影显示消融灶内为始终无增强,水肿区(病理显示消融灶周边 0.4-1.0cm 的环形区域为水肿区)及正常脑组织处为均匀一致增强,水肿区与正常脑组织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及峰值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研究证实颅脑超声造影检查和MRI检查对消融灶及其周围水肿带的评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6. 微波消融术前后神经电生理波形变化提示微波消融可以实现靶目标脑组织的失功能性毁损,且靶目标周围脑组织损伤范围较小、程度较轻。7 .术中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的位置、边界、大小、范围,可实时动态地观察胶质瘤微血管的灌注情况;肿瘤组织的造影峰值强度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脑组织与瘤周水肿脑组织;肿瘤组织的造影达峰时间高于周围正常脑组织与瘤周水肿脑组织;高级别胶质瘤造影达峰时间和造影峰值强度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仍在进一步探讨如何减少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危险性。仍需继续完成临床研究部分,不断扩大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