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进行了驯鹿鹿皮蝇蛆病的病原形态、基因测序、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与危害、生态学及药物防治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引起驯鹿鹿皮蝇蛆病的病原为驯鹿鹿皮蝇的成蝇及各期幼虫,它们以驯鹿作为宿主。线粒体COI 基因测序表明中国内蒙古地区驯鹿鹿皮蝇蛆及成蝇线粒体COI 种属基因片段长约689bp。驯鹿鹿皮蝇一个繁殖周期为一年。幼虫在驯鹿体内寄生9~10 个月。成蝇于6 月初出现,7~8 月达高峰,9 月末10月初消失。成蝇侵袭产卵时严重影响驯鹿的采食、休息。幼虫寄生于驯鹿的食道、胸、背皮下等。造成移行部位发炎、坏死,严重者使驯鹿死亡。鹿皮蝇蛆平均感染率为24.22%,平均感染强度为16个/只。驯鹿在感染状态下,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引发抗氧化功能障碍,导致炎症反应明显。因当地自然条件、宿主因素为驯鹿鹿皮蝇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导致该病发生。通过对多种药物筛选,确定伊维菌素注射液为驱杀驯鹿鹿皮蝇各期幼虫的理想药物。
英文主题词Reindeers;Hypoderma diana;epidemiology; biology;prevention and c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