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出广西苗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的人体组成分有关数据,并测定她们的血脂和骨密度。在临床应用方面,比较分析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的体成分、血脂和骨密度的差异,探清绝经后体成分的变化特点,阐明体成分与血脂、骨密度的相关关系等,进而确定绝经后体成分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为这些民族女性的健康指导和保健提供客观依据;在人类学方面,探讨这些民族女性的体成分、血脂和骨密度的遗传多态性特征及民族间的联系,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生物学依据。
minorities;postmenopausal women;body composition;dyslipidemia;osteoporosis
本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和超声波技术等分别检测了860名广西毛南族、仫佬族、苗族、瑶族绝经与未绝经女性的体成分、骨密度和血脂。在临床应用方面,比较分析了绝经与未绝经女性的体成分、骨密度和血脂的现况及差异,探清了各民族女性绝经后体成分的变化特点,阐明了体成分与骨密度、血脂的相关关系,确定了绝经后体成分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发现(1)体成分、血脂和骨密度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并与遗传背景密切相关,与起源于“百越”的广西土著毛南族和仫佬族比较,起源于“三苗”的瑶族和苗族的脂肪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各类异常血脂血症和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均较高,而肌肉量和骨密度较低。(2)与未绝经女性比较,各民族绝经女性的脂肪量、腰臀比、多项血脂明显增高,而肌肉量、BQI和T值显著降低。(3)腰臀比与四个民族女性的血脂水平均密切相关,提示腰臀比可作为预测血脂水平的一个参考指标。(4)肌肉量尤其是四肢的肌肉量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5)少肌性肥胖和年龄是血脂异常和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提示女性绝经后体成分出现了少肌性肥胖的倾向,从而增加了血脂异常和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少肌性肥胖对预测此类疾病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人类群体遗传学方面,发现了瑶族和苗族的少肌性肥胖、血脂异常及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均远高于毛南族和仫佬族,为进一步确定遗传关联基因提供了生物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