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运用摄食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受控的人工模拟试验湖泊,比较研究转基因鲤与对照鲤摄食强度、食物组成和食物选择性;探讨它们在不同的个体发育阶段摄食生态特征的变化,以及个体大小对主要饵料选择的影响;采用碳/氮稳定性同位数技术,定量分析它们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级,确定它们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根据相关数据,揭示转基因鲤与对照鲤的营养关系,评估它们之间营养生态位是否分化。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转基因鲤适合度的变化,探讨逃逸或释放的转基因鲤对野生鱼类种群及其饵料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较大的科学意义。
GH-transgenic common carp;feeding ecology;food selectivity;pharyngeal bone development;trophic niche
在人工模拟试验湖泊(6.7 ha),基于前肠含物分析,比较研究了转基因鲤与对照鲤摄食强度、食物组成、摄食选择性、营养生态位宽度和营养级水平;基于碳/氮稳定性同位数,确定了两者食物来源及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分析了两者的营养关系。无论是1龄鱼还是3龄鱼,转基因鲤与对照鲤的食谱基本相同,但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随着个体发育而逐渐减少。对于1龄鱼而言,转基因鲤食物组成的多样性低于对照鲤,两者生态重叠指数(0.332)较低,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生态位分化。对于3龄鱼而言,转基因鲤与对照鲤的食物组成比较相似,两者生态重叠指数(0.942)高,营养竞争激烈。 在室内可控的养殖系统中,揭示了1+龄以上的转基因鲤与对照鲤对螺类最大可摄食大小及种类和个体大小的选择性没有显著的差异,壳强度是影响两者摄食选择的重要因素。在两种投喂水平(5%和10%鱼自身体重的投喂量)饲养条件下,转基因鲤生长快,但是,咽骨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鲤;食物调控的快速生长并不导致咽骨钙含量的下降。在没有捕食风险时,虽然转基因鲤的摄食比例比对照鲤高,但两种鱼的相对摄食竞争力没有显著的差异;当捕食风险出现时,两种鱼摄食活动水平都明显降低,但转基因鲤比对照鲤更乐意在食物丰度较高的生境中冒险摄食。 项目执行期间,发表相关论文7篇(SCI论文4篇),提交会议论文(摘要)7篇,投稿论文2篇;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名;完成了各项考核指标。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助于评估转基因鲤适合度的变化,为探讨逃逸或释放的转基因鲤对野生鱼类种群及其饵料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较大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