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热降解二恶英类的反应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热降解二恶英类的反应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1077121
  • 申请代码:B0703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刘文彬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纳米MnO2材料应用于热降解二恶英类等有机污染物。利用合成的不同晶形、形貌结构、金属掺杂修饰的纳米MnO2材料降解二恶英类,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对降解效率的影响规律,筛选出较低温度下依然对二恶英类等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效率大于90%)的MnO2纳米材料。以OCDD、多氯酚等作为二恶英类的特征化合物,研究纳米MnO2材料对于二恶英类热化学降解的反应过程和降解机理。研究反应温度、时间、二恶英类与MnO2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反应的中间体和产物进行检测;采用傅立叶原位红外技术研究降解反应动力学过程;通过对产物的元素组成和价态的分析研究降解反应的电子迁移过程,综合以上研究提出纳米MnO2材料热化学降解二恶英类的反应机制。二恶英类作为一种公众"认知度"很高的一种污染物,研究其降解机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摘要: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纳米结构的MnO2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分析仪(EDX)、X-射线衍射法(XRD)以及表面特征分析仪(BET)对这些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确定这些产物的元素组成和物相结构。利用过硫酸铵氧化法水热合成一系列MnO2微纳米材料,研究了水热合成的时间和温度对MnO2微纳米材料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在温度为100℃时,时间从2h增加到12h时,微米实心球状γ-MnO2转变为蒲公英状γ-MnO2;当水热合成时间为12h,温度从100℃增加到160℃时,蒲公英状的γ-MnO2微纳米材料转变为纳米棒状的β-MnO2。利用上述一系列的材料对p,p’-DDT进行热降解,在300℃温度下降解10min,其中100℃下合成时间为6h时得到的蒲公英状γ-MnO2材料的降解活性最强,p,p’-DDT降解效率超过99%。利用不同过硫酸盐氧化法水热合成一系列MnO2微纳米材料,反应阳离子对形貌和晶型均有显著影响,K+存在时有利于α-MnO2的生成。进一步采用过硫酸钾作为氧化试剂,研究不同硝酸盐作为辅助原料时对于合成的影响,不加入任何硝酸盐和加入Al3+盐和Ag+盐时为海胆球状的α-MnO2,加入Fe3+盐时生成线团状的ε-MnO2。将获得的材料应用于p, p’-DDT的热降解,在250℃下,空心海胆球状α-MnO2的降解活性最强,DDT的总降解效率达到97.4%。p,p’-DDT在MnO2微纳米材料表面的降解随反应时间均呈现准一级动力学关系,反应速率常数为2.229min-1(R2=0.9798)。利用在120℃反应4h所合成的MnO2对PCBs进行了降解研究,发现在300℃下热降解10min PCBs后,总PCBs的降解效率在89~94%之间,降解效果明显。降解产物的检测结果显示,MnO2对PCBs的脱氯降解和PCBs的氯化反应在反应体系中都存在。比表面积和晶型是材料热降解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所有的材料中,比表面积和热降解效率的变化规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推断比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热降解活性,比表面积大的降解效果好。从单位面积的降解量来看,β-MnO2的降解量明显高于α-MnO2、γ-MnO2及ε-MnO2,这可能是由于β-MnO2的表面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3
  • 0
  • 0
  • 0
相关项目
刘文彬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