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以生存质量界定、评价和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研究
  • 项目名称:以生存质量界定、评价和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70903075
  • 申请代码:G0311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高双
  • 负责人职称:讲师
  • 依托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本研究将以全新的理念,采用生存质量作为我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界定、评价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在大样本人群调查的基础上,获取人群生存质量基本数据,并参考国内外贫困线的评价方法,结合我国国情确定城市居民最低基本生存质量;将调查中的低保人群生存质量与最低基本生存质量相比较,掌握低保人群的生存质量状态,从而评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同时,根据人群的基本信息,采用多层前馈神经元网络,构建人群生存质量预测模型并建立生存质量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应用该模型预测拟申请低保人群的生存质量,与最低基本生存质量进行比照,结合生存质量与收入间函数关系,确定最低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标准及调整幅度。本研究从社会卫生学的视角,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协助劳动保障部门调整扶贫策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重要依据。

结论摘要:

我们完成了沈阳、阜新和丹东一些社区居民的调查,同时也对本溪的一些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对几城市居民生命质量QOL进行了描述性评价。参照我国和国际上一些对于贫困的贫困线的评价方法与生命质量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研究成果如下: 1、居民生命质量与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恩格尔系数水平在0.5-0.59之间、人均月收入在300-500元之间和较低百分位数(第25-35百分位)居民的生命质量要高于贫困人群生命质量,与一般人群接近。综合以上生命质量范围将其作为城市人群基本生命质量范围,并将基本生命质量下限值作为低保人群生命质量的目标值。 2、在低收入人群生命质量随收入增加而上升的速度高于高收入人群。 3、不同年龄的低收入人群生命质量与收入水平之间呈现线性关系。PCS方程的斜率在35岁以下人群最大,MCS方程的斜率在66岁以上人群中最大。 4、以人群的基本生命质量为基础,计算的不同年龄人群的最低生活标准也不同,但基本收入水平均在月人均220元以上。 5、应用卫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人群收入水平作为成本,以人群生命质量作为效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综合比较,在调查期间,对贫困人群的最低生活标准提高到月人均300元水平的方案,其资金配置比较合理。 6、以人群生命质量的生理和心理总因子为输出变量,以年龄、性别、职业类型、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病、家庭月收入等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变量,通过调整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能够建立比较准确且稳定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生命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线性回归方程相比较,测试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准确率都要好于回归方程,且生理总因子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2
期刊论文 18 会议论文 3 著作 1
高双的项目